南明崛起

第508章 联盟之缅甸(1 / 2)

印度洋的季风带着咸湿的热浪,拍打着仰光港的码头。

张又鸣站在 “威远号” 楼船的甲板上,望着岸边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舰队已在海上颠簸了整整四十天,帆布被海风撕扯得发白,士兵们脸上的晒斑如同礁石上的苔藓,连舰炮的青铜炮管都蒙了层细密的盐霜。

“传令下去,抛锚休整三日。” 他扯了扯被汗水浸透的衣领,声音因缺水而有些沙哑。

锚链哗啦入海的声响未落,岸边突然响起震天的鼓乐声。

张又鸣举起望远镜,只见一群身着金色纱丽的侍女捧着花环,簇拥着一位头戴红宝石王冠的中年男子 —— 正是缅甸国王莽达。

他身后跟着披甲的侍卫,腰间的长刀鞘上镶嵌着翡翠,却在看到大明船队的刹那,王冠下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大明水师远道而来,小王有失远迎!” 莽达说着生硬的汉语,弯腰行礼时,王冠上的珍珠串碰撞作响。

张又鸣注意到他的蟒袍袖口磨出了毛边,脸上也是露出忧色 —— 看来这位国王的日子并不好过。

“国王客气了。” 张又鸣跳上码头,玄色战袍上的海浪纹在阳光下泛着暗光。

“我等只是路过休整,不必劳烦。” 他目光扫过国王旁边大明驻缅甸官员,突然瞥见两个熟悉的身影 —— 大明驻仰光港口代办王启年和总兵刘振邦,两人朝他使眼色。

与缅甸国王寒暄完毕,王启年就拉着张又鸣往代办署走,刘振邦紧随其后,压低声音道:“将军可算来了!吴三桂的人上个月刚占了勃固城,离仰光只有百里地。”

王启年补充道:“缅甸人天天派人来哭求,说吴贼的火器营厉害得很,他们的象兵根本挡不住。”

上次李奇带兵征战印度洋与葡萄牙人在印度洋交战时,曾经短暂驻兵仰光,在这里曾与吴三桂达成共识,让缅甸国王与吴三桂共同管理缅甸,吴三桂在内陆,缅甸国王管理沿海。

但时过境迁,这缅甸王又那是吴三桂的对手,这不就被挤得只剩下沿海为数不多的地区,内陆广大地区早已失去控制。

代办署的竹楼里弥漫着檀香与火药混合的怪味。

张又鸣接过侍女递来的冰镇椰子水,猛灌一口,凉意顺着喉咙滑到丹田。

“吴三桂在缅甸有多少兵力?” 他用匕首剖开椰子,目光落在墙上的舆图上。

“约莫五万多人,除了少数当年从云南带去的旧部,大多是在当地招来的人手,火炮倒是不多,都是他当大明总兵官是配备的三十门红衣大炮。”

刘振邦指着勃固城的位置,“他们以贸易为名,在港口安插了不少眼线,连我们的粮船都被盘查过三次。”

话音未落,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下人掀帘而入,手里捧着个鎏金托盘,托盘上放着张烫金帖子。

“将军,缅甸国王送来了补给,说是有一百车大米、二百车水果,还有五十头水牛。” 下人顿了顿,声音发颤,“国王还说,恳请将军务必见他一面。”

张又鸣捏着帖子的手指微微用力,金粉簌簌落在桌上。

他想起李奇临行前的嘱托:“海外之事,以稳为主,不轻易开战,但也不能失了大明的体面。” 看来这缅甸国王,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当天晚上,缅甸王宫举行晚会,酒过三巡,缅甸王宫的孔雀殿里,莽达国王不顾体面,哭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他一把扯掉王冠,露出光头上的戒疤,露出光头上的戒疤,双手抓住张又鸣的衣袖:“将军救救缅甸吧!吴三桂那贼子上个月占了勃固,这个月又围攻东吁,再这样下去,我祖宗的基业就要毁在我手里了!”

国王身后的大臣们个个面色灰败,为首的丞相吴奈温抱着象牙笏板,袍角沾满了旅途的尘土 —— 他们显然是刚从战场赶回。

“吴贼的火器太厉害了,” 吴奈温哽咽道,“我们的象兵冲过去,刚到射程内就被炸得四分五裂,连大象都吓疯了,回头踩死不少自己人。”

张又鸣不动声色地抽回衣袖,掸了掸上面的褶皱。

他打量着这位国王:臃肿的身材裹在不合身的蟒袍里,这装束显然不知多少年没有穿过了。

哭的时候嘴角却下意识地抽搐,像是在刻意表演。

“国王陛下,我军远道而来,将士疲惫,实在不宜立刻开战。” 他端起茶杯,杯沿的茶渍映出自己平静的脸,“不过可以答应让士兵上岸休整,顺便帮你们修缮下防御工事。”

莽达的哭声戛然而止,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随即又换上谄媚的笑容:“只要将军肯帮忙,缅甸愿意年年进贡,永世做大明的属国!”

他拍了拍手,殿外立刻走进来一群舞女,穿着露脐的纱裙,随着铜钹声扭动腰肢。

张又鸣却站起身,目光扫过那些面无表情的舞女:“国王的心意我领了。不过我倒是有个提议 —— 咱们可以效仿当年的朵颜三卫,组建联合指挥部,大明派教官帮你们训练军队,共同抵御吴三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莽达的笑容僵在脸上,端着酒杯的手微微晃动。

张又鸣看在眼里,心中冷笑:大帅果然没说错,这些属国平时把 “天朝上国” 挂在嘴边,真要让权了,比谁都紧张。他故意放缓语速:“当然,指挥权还是在国王手里,我们只是帮忙,绝无他意。”

送走张又鸣后,孔雀殿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

莽达把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碎屑满地都是:“他这是想吞并缅甸!什么联合指挥部,分明是想缴我们的械!”

吴奈温示意让下人进来扫清这满地的碎屑,说道:“陛下息怒,大明毕竟是天朝上国,真要吞并我们,何必费这功夫?” 他转向左边一位留着络腮胡的将军,“翁山将军怎么看?”翁山 “啪” 地拍在案上,铜制的刀鞘震得茶杯跳起:“我早说过不能信汉人!当年万历皇帝就派兵占过莽应龙,现在换汤不换药!”

他拔出长刀,刀光映着满殿烛火,“不如跟吴三桂拼了,好歹我们还有三万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