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

第202章 工作室的陶轮电机与绘图仪的电流共振(2 / 2)

“其实幕墙节点图可以改。”赵环忽然说,反手握住她的手,将她的指尖引向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你看这个转角的玻璃拼接方式,现在用的是四十五度斜切,但如果改成圆弧过渡——”他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屏幕上的锐角慢慢变得圆润,“就像你刚才给花器收腰时做的那样,会不会更像水流过石头的形状?”

郭静看着屏幕上逐渐变形的线条,忽然想起昨天赵环带她去看的老石桥。桥洞的拱券在暮色里像道凝固的弧线,而河水穿过时,总在同一个位置激起漩涡。她抽出被他握着的手,在牛仔裤上蹭了蹭泥,“你的结构工程师会同意吗?圆弧比斜切多消耗百分之十五的材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会理解的。”赵环调出材料力学模拟软件,“我算过应力分布,圆弧过渡能让风荷载更均匀。就像你捏陶时,故意在底部留的那圈微小弧度,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重心更稳。”

窗外的雨突然变大,砸在铁皮槽里的声音像有无数根手指在轻敲。绘图仪打印到图纸边缘时,发出咔嗒一声轻响,陶轮的电源线跟着微微颤动。郭静重新启动陶轮,转盘带着未完成的花器旋转起来,这次她没有急于塑形,而是看着泥坯表面的光影流动——那些明暗交错的条纹,像极了赵环电脑里不断刷新的日照模拟图。

“你知道吗,烧窑的时候,电流变化会让釉色产生不同的开片。”她忽然说,指尖悬在泥坯上方,感受着旋转带来的气流,“有时候电压突然升高,钴料会晕成像星云一样的蓝色,完全超出预设的效果。”

赵环的绘图仪刚好完成最后一页打印,他撕下图纸的动作顿了顿。工作室里只剩下陶轮的嗡鸣和雨声,两种频率在空气里交织,形成某种看不见的网。他走到陶轮旁,看着郭静的手指再次陷入泥中,将那个圆弧形的瓶口捏得更扁,像被风吹得微微倾斜的月亮。

“刚才的幕墙方案,我决定用圆弧过渡。”他从公文包里拿出速写本,铅笔在纸上划出流畅的弧线,“就当是……电流共振给的灵感。”

郭静转头看他,发现他速写本上除了幕墙草图,还画着半个陶轮的轮廓,转盘边缘标注着一行小字:转速180r/min,与HP绘图仪50Hz电流共振。她忽然笑起来,伸手抹了点湿泥,按在他的速写本上,留下个不规则的印子。

“现在它有了陶土的签名。”她说。

赵环看着那个泥印慢慢在纸页上晕开,像滴进水里的墨。绘图仪的电源指示灯闪烁了一下,陶轮的转速跟着微调了半转,两种机器的嗡鸣在某个瞬间完美重合,像两个声部唱到了同一个音符。他低头吻了吻郭静沾着陶土的指尖,尝到一丝潮湿的土腥味,混着她惯用的柑橘护手霜的香气。

“电流还在共振。”郭静的声音很轻,带着笑意,“这次是在我们的皮肤里。”

雨还在下,铁皮槽里的积水漫出来,在地面积成小小的水洼。陶轮上的花器渐渐显露出完整的形态,颈部的弧线柔和得像叹息,而赵环的幕墙图纸在落地灯旁叠成整齐的一摞,最上面那张的角落,有个被泥印晕染的圆弧,像给精确的线条镶了道温柔的边。

电流在电线里无声地流动,穿过陶轮电机的转子,穿过绘图仪的芯片,穿过相握的指尖,在潮湿的空气里织成一张透明的网。两个独立的振动系统,因为某个共同的频率,开始交换彼此的能量,就像星子坠入春水的那一刻,涟漪与轨迹,本就是同一种震颤的不同名字。

喜欢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请大家收藏: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