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股钢铁洪流狠狠撞在一起!
明军重甲骑兵的冲击力、细川武士的精湛刀法、与幕府旗本武士的悍勇交织在一起,爆发出最惨烈的金属碰撞与血肉撕裂声!
然而,局势很快呈现一边倒!
王师是奇袭之师,气势如虹!幕府军则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打懵,先是围城被搅乱,侧翼被突袭,主将正被围困,士气早已跌至谷底。
东选组残兵在二条城上看到援军到来,更是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开始配合反击!
明军的制式火铳(燧发枪)在近距离齐射的威力远超幕府的铁炮(火绳枪),三段击的战术更是打得幕府军抬不起头。
魏渊亲自率领的重甲突击队,简直就是人形坦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酒井忠胜本人被魏渊死死咬住,帅旗在乱军中摇摇欲坠,根本无法有效指挥全局。
而王师方面,郑森、李定国、松浦英介等将领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分割包围,将混乱的幕府军一块块吃掉。
原田邦彦拖着伤腿,竟然组织起二条城内最后几十名还能动的浪人,打开了城门,从背后狠狠捅了围攻的幕府军一刀!
虽然人数少,但这份决绝的逆袭,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撤!快撤!向主力靠拢!”
酒井忠胜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旗本武士,看着如同雪崩般溃败的己方军阵,看着那面越来越近、如同死神招魂幡般的“明”字王旗和魏渊手中那柄滴血的唐刀,终于发出了绝望而凄厉的嘶吼。
什么剿灭逆党,什么完成废立,此刻都成了泡影!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主帅的撤退命令如同打开了泄洪闸,早已濒临崩溃的幕府先锋大军彻底失去了最后一丝抵抗意志。
丢盔弃甲,狼奔豕突!井伊赤备的红色不再代表勇武,而是溃逃的醒目靶子!
旗帜、辎重、伤员被抛弃一地,士兵们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朝着京都东北方向亡命奔逃。
燃烧的麦田映照着这场血腥的追逐与屠杀。
王师的骑兵如同驱赶羊群般追击着溃兵,火铳声和喊杀声在黑夜中经久不息。
唐刀的寒光在魏渊手中闪烁,每一次挥动都带走一条亡魂,也宣告着京都之围的解除,以及德川家光战略的彻底破产!
魏渊勒马于硝烟未散的战场,目光如炬,穿透弥漫的烟尘,死死锁定了酒井忠胜狼狈逃窜的方向。
他深吸一口带着浓重血腥与焦糊味的空气,声音如同滚雷般在刚刚沉寂片刻的战场上炸响:
“传令!郑森率本部骑兵为先锋,李定国、松浦英介步骑协同,牛金、天草清剿残敌!追击酒井忠胜!务必歼灭其部,不得使其与德川家光主力汇合!此乃天赐良机,断不可失!”
“遵命!”
众将轰然应诺,疲惫的脸上瞬间被昂扬的战意点燃。
京都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更大歼灭战的起点!
魏渊深知,击溃一支五万人的幕府主力先锋,其战略意义远超解京都之围。
这不仅是实力的此消彼长,更是对整个幕府威望的致命一击!他要的不是击退,是彻底打垮、吃掉!
王师如同刚刚饱饮鲜血的猛虎,再次咆哮着扑向猎物。疲惫被胜利的狂热驱散,沿着酒井忠胜溃逃的路线,展开了令人窒息的追击。
溃兵如潮水般涌向京都东面的山科盆地,这里地势相对平坦,是通往近江国的咽喉。
酒井忠胜惊魂未定,试图在此稍作整顿,收拢残兵。
然而,郑森率领的明军精锐骑兵早已凭借速度优势,抄近路绕到了溃兵前方。
就在幕府军惊魂未定,刚刚升起篝火准备埋锅造饭之际,夜色中骤然响起尖锐的哨箭声!
“杀——!”
“不留活口!”
明军骑兵如同恶虎般从两侧的山林中冲出,火铳齐鸣,马刀闪亮!
刚刚聚集起来的幕府兵瞬间再次陷入崩溃,仓促间组织的抵抗如同纸糊般被轻易撕碎。
郑森一马当先,长枪如龙,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直取酒井忠胜的中军旗!
酒井忠胜吓得魂飞魄散,连帅旗都顾不上,在亲信旗本的拼死护卫下,仅以身免,再次向西逃窜。
此役,被截断、歼灭的幕府溃兵近万人,丢弃的辎重粮草堆积如山。
酒井忠胜带着仅存的两万多惊弓之鸟,仓皇逃至琵琶湖西岸的重镇大津,希望凭借琵琶湖天险和城池稍作喘息,等待可能的援军或与德川家光主力取得联系。
然而,魏渊亲自率领的主力,如同跗骨之蛆,仅仅落后半日便已追至!
李定国、松浦英介指挥步卒列阵强攻大津城防,郑森的骑兵则在外围游弋,不断截杀试图从水路或陆路逃窜的敌军。
牛金更是扛着一根巨大的撞木,咆哮着冲击城门,他那蛮横的力量和悍不畏死的气势,让守城幕府兵胆寒。
战斗异常激烈,但幕府军的士气早已瓦解。
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明末封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