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第496章 东选组(1 / 2)

“逼迫天皇退位?您可知道您在做什么?!这是在掘德川天下的根基!是在将幕府置于天下公敌的位置!天皇乃天照大神血胤,万世一系之象征,岂是武力可以废立?!魏渊用神器是‘尊皇’,您若行此大逆之举,便是‘弑皇’!九州之败,尚可归咎于魏渊狡诈、松平无能。若行此策,则天下人心尽失!外样离心,谱代动摇,德川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

伊达政宗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惊雷在评定间炸响。他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谱代、外样大名内心深处的敬畏和底线。逼迫天皇,触碰的是整个武家社会最根本的禁忌!

“伊达大人!你这是在质疑将军的决断吗?!”

家光身边的心腹厉声呵斥。

“是的。”

伊达政宗毫无惧色地迎着家光的目光。

“老臣不忍看德川公开创的基业,因一时意气而坠入深渊!若将军执意如此,请恕老臣无法苟同!告辞!”

说罢,伊达政宗决然转身,在满殿震惊的目光中,大步流星地离开了评定间!那离去的背影,充满了失望与决绝。

伊达政宗的愤然离席,如同一个信号。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外样大名们的代表们交换着眼神,那眼神中充满了惊骇、疑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动。

连伊达政宗这样的重臣都公开反对了,将军还要一意孤行,逼迫天皇?看来幕府是真的镇不住局面了。

九州之外,暗流也开始汹涌澎湃。

九州佐贺城

与江户的暴怒和混乱截然不同,佐贺城的氛围是繁忙而有序的。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魏渊并没有如预期般,挟大胜之威,立刻挥师西进,登陆本州,直捣黄龙。

相反,他开始了对九州地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的巩固。

首先是建制分封,在之前分封细川、毛利、龙造寺、锅岛、有马、小笠原等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九州行政。

以佐贺城为核心,设立“九州总督府”,魏渊自任总督,下设各藩“守护”,由归顺大名担任,并在关键区域设立由明军将领或亲明派日本武士担任的“代官所”,负责税收、治安和兵员征募。

一套带有浓厚明制色彩,又结合日本特色的统治架构正在九州快速搭建。

其次是整军经武。大量投奔而来的浪人、农民被严格筛选、整编。精锐者补充入郑森、李定国率领的明军主力,或细川、毛利等藩的常备军。

其余则组建“九州协防军”,负责地方守备和屯田。明军教官开始系统地训练新编日军,传授火器使用和简易阵法。九州,正被魏渊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兵源和后勤基地。

第三是经济掌控。魏渊宣布废除幕府在九州的诸多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的、相对较轻的“王师税”。

同时,利用海上优势,重新开放平户、长崎等港口,由明军和归顺藩共同管理,恢复与明朝、朝鲜、琉球乃至南洋的贸易。

大量外国商船开始涌入,带来急需的粮食、铁器、布匹,运走九州的矿产、硫磺、木材。经济命脉被牢牢抓住。

最后是神道统合。三神器被供奉在佐贺城临时设立的“神器奉安殿”内,由精挑细选的僧侣和神官日夜守护。

魏渊下令,九州各地神社需定期派代表前来参拜。他本人也时常在神器前举行仪式,宣扬“天朝上国来助日本国主再造故国”的理念。神权,被魏渊巧妙地整合进他的统治体系,成为凝聚九州人心的最强粘合剂。

“大人,我们为何不乘胜追击?如今江户震动,正是西进本州,夺取京都,号令天下的良机啊!”

细川尚兴终于忍不住问道。这也是许多归顺大名的疑问。魏渊的举动,怎么看都像是要把九州经营成一个独立的王国。

魏渊站在佐贺城头,眺望着北方本州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尚兴,你看这九州,像什么?”

细川尚兴一愣。

“它像一艘永不沉没的战舰,一个跳向本州的坚固跳板。”魏渊自问自答。

“江户德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强攻本州,必遭其倾国之力反扑,纵能胜,亦是惨胜,且易陷于泥潭。而京都才是大义名分的真正核心!与其劳师远征,不如。。。”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不如让京都自己‘迎接’王师!”

就在众人更加困惑之时,魏渊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我欲效法…嗯,只是一个设想。”

他巧妙地隐去了后世“戊辰战争”的具体名词。

“建立一个组织,名为‘东方选择组织’,简称——‘东选组’!”

“东选组?”

众人面面相觑。

“不错!”

魏渊目光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