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第497章 二条通之变(一)(1 / 2)

东选组仔细查验后,才冷着脸放行,临走前,年轻浪人还冷冷地丢下一句:

“管好你们的人,京都,由东选组守护!”

这一幕,只是京都街头日益频繁冲突的缩影。东选组不仅不怵幕府力量,反而时常主动挑衅,以“清查逆贼”、“维护天皇尊严”为名,搜查幕府相关场所,扣押可疑人员,甚至当街与忠于幕府的武士发生械斗,且往往占据上风。

京都的秩序,正以一种诡异的方式,从幕府手中滑向东选组。

与此同时,江户方面逼迫明正天皇退位的消息,如同最恶毒的瘟疫,在京都的公卿贵族圈子里疯狂传播、发酵。

清凉殿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年轻的明正天皇端坐御帘之后,沉默不语,但帘外侍奉的女官们能感受到那无形的恐惧和悲愤。

公卿们聚集在偏殿,个个面如土色,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那份惶惶不可终日。

“德川将军,怎可如此悖逆人伦!逼迫天皇退位,这是神代以来未有之大逆啊!”

一位年迈的公卿捶胸顿足,老泪纵横。

“京都所司代那边,已经几次派人入宫‘劝诫’了,言辞一次比一次严厉。”

“听说江户正在集结大军,不仅要讨伐九州,还要、还要对京都。”

“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坐以待毙吗?”

恐慌在公卿中蔓延。

他们依附于朝廷,朝廷依附于幕府,如今幕府竟要掀翻神权的桌子!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些心思活络或有野心的人,开始暗中寻找出路。

京都附近的大名,态度也微妙起来。

丹波国龟山藩主稻叶正则,作为谱代大名,本应坚定支持幕府。但逼宫消息传来,稻叶家内部也产生了激烈争论。

老臣们痛心疾首:

“此举必遭天谴!我等世代忠良,岂能附逆?”

稻叶正则本人则忧心忡忡,既怕违逆幕府招祸,又怕跟着幕府一条道走到黑,最终家族不保。

他开始秘密派遣心腹接触邻近对幕府不满的势力,试图寻找自保之道。

近江国彦根藩主井伊直孝,井伊家是德川谱代重臣中的重臣,“赤备”威名赫赫。

然而,逼宫的消息同样让井伊直孝这位老将深感不安。

他虽忠于德川,但更敬畏神权。他私下对家老叹道:

“将军此举,恐非吉兆。神佛震怒,人心离散,纵有雄兵百万,又如何能守?”

彦根藩虽未公开表态,但其在京都周边的军事调动明显放缓,态度趋于观望。

更有甚者,在混乱的时局下,各种牛鬼蛇神纷纷登场。

在京都南郊的伏见一带,突然冒出一个自称是“太阁秀吉公遗腹子”,名叫“丰臣秀继”的中年浪人!

他身边聚集了一批对幕府不满的浪人和落魄武士,打着复兴丰臣家的旗号,四处招摇撞骗,蛊惑人心。

虽然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冒牌货,但在人心惶惶、对幕府统治产生严重质疑的时刻,这种“旧时代亡灵”的出现,本身就象征着秩序的崩溃和野心的滋长。

京都,这座千年古都,在幕府的倒行逆施和东选组的强势崛起下,已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待一颗火星将其引爆。

夏夜的京都,闷热得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

乌云低垂,沉沉压在鳞次栉比的町家屋顶上,遮蔽了星月。二条通这条宽阔的御道,白日里车马喧嚣,此刻却死寂一片,只有几声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蝉鸣,在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里挣扎。

空气凝滞,带着一股暴雨将至前特有的土腥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角落。

巡逻的幕府足轻小队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过,木屐敲打在石板路上,发出空洞而单调的回响,是这死寂里唯一的活物。

他们警惕的目光扫过两侧深不见底的屋檐阴影,那里仿佛蛰伏着无数择人而噬的猛兽,令人脊背生寒。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死寂深处,二条通西侧一处废弃的豪商仓库里,却涌动着一股截然相反的、几乎要破壁而出的炽热杀气。

数百名东选组浪人如同石雕般静默伫立,汗水顺着他们紧绷的额角、紧握着刀柄的指关节滑落,滴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洇开深色的印记。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汗味、劣质烟草燃烧后残留的呛人气味,以及一种更为原始的、野兽出击前压抑的腥臊气息。每一双眼睛都死死盯着仓库中央那个身影——东选组组长,原田邦彦。

原田邦彦并未慷慨激昂。

他只是缓缓抽出腰间的佩刀,那柄跟随他辗转厮杀多年的打刀,刀身在仓库门缝透入的微弱天光下,划过一道冰冷的弧线。

刀尖斜斜指向前方,动作沉稳而致命,如同毒蛇昂首。

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穿透力,清晰地送入每一个浪人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