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第445章 海上风暴(1 / 2)

舱内弥漫着诱人的食物香气,极具海上特色。巨大的木盘中央,是一只烤得金黄酥脆、滋滋冒油的整只乳羊,显然是船队靠岸补给时采买的珍品,香料气息浓郁。

几尾尺余长的海鱼,或清蒸淋着豉油姜丝,或红烧酱汁浓郁,鱼肉雪白细嫩,鲜香扑鼻。

一盆盆刚刚捕捞上来的青口、蛤蜊、海虾,只用清水白灼,蘸着姜醋汁,原汁原味,鲜美异常。

还有船上常备的咸鱼、腊肉、腌菜,以及不易腐坏的豆干、笋干等物,搭配着热气腾腾的白米饭。

酒水则是郑家船队特供的陈年花雕和福建带来的上好铁观音,温热的黄酒驱散着海上的湿寒,清香的茶水则解腻提神。

“国公爷,海上简陋,比不得您金陵府邸的珍馐美馔,唯有这海味还算新鲜,请多包涵!”

郑鸿逵亲自为魏渊斟满一杯花雕,朗声笑道。

“今日海上小挫红毛,全赖国公爷洪福齐天,也是我郑家儿郎不负所托!来,末将敬国公爷一杯,祝您一路顺风,辽东再建不世奇功!”

“郑将军过谦了。”

魏渊举杯回敬,沉稳道。

“若非将军神兵天降,调度有方,魏某已成海上孤魂。此役,郑家水师之威,名不虚传!魏某敬将军,敬郑家诸位浴血奋战的将士!”

他目光扫过侍立舱内、神情激动的郑家水师将领们,声音真诚。

“敬国公爷!”

“敬督师大人!”

舱内众人齐声应和,气氛热烈。觥筹交错间,郑鸿逵讲述着海上征战的轶事,豪迈洒脱;郑森则不时补充细节,言语间对魏渊推崇备至。

魏渊虽话不多,但每每开口,皆切中要害,或点评海战得失,或询问风土人情,气度雍容,见解深刻,令郑鸿逵等宿将也暗自心折。

牛金侍立魏渊身后,虽依旧沉默如铁塔,但紧绷的神经也略略放松,大口吃着分到面前的烤羊肉。范尼神父也被邀请在座,面对丰盛的海鲜显得有些拘谨,默默吃着白饭和蔬菜,眼神复杂,显然荷兰同胞的袭击和同胞相残的景象仍在他心中萦绕。

一时间,帅船舱内其乐融融,酒香、肉香、茶香混合着海风的气息,暂时驱散了阴谋与征途的阴霾。郑鸿逵的豪爽、郑森的敬慕、魏渊的沉稳,构成了一幅难得的融洽画面。似乎前路的凶险,都在这温暖的船舱和醇厚的酒意中被冲淡了。

然而,大海的脾性,永远变幻莫测。

宴会后的第三天,船队驶入黄海北部海域。原本晴朗的天空,毫无征兆地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如同巨大的锅盖,低低压在海面上,狂风开始呼啸,卷起滔天的白浪。

“报——!将军!国公爷!西北方发现大片积雨云,风力正在急剧增强!浪涌异常!”

了望兵惊恐的声音被狂风撕扯得断断续续。

郑鸿逵和魏渊几乎同时冲出舱室。只见海天相接处,一道墨黑的风暴墙正以惊人的速度压来!

刚才还算平稳的海面,此刻已如沸腾的巨锅,小山般的浪头一个接一个地狠狠砸向船体!狂风卷着冰冷的咸水,如同鞭子般抽打在脸上,生疼!

“是风暴潮!快!传令各船!降半帆!加固缆绳!所有水手各就各位!稳住船身!”

郑鸿逵脸色凝重,声嘶力竭地吼着命令,声音在狂风的咆哮中显得如此微弱。

在巨浪中剧烈地颠簸起伏,船体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

甲板上,水手们如同在跳舞的树叶,被抛起又摔落,必须死死抓住缆绳或固定物才能勉强站稳。

船舱内,桌椅杯盘哗啦啦倾倒一片,范尼神父脸色惨白,跪在角落不住地祈祷。牛金如同生根般站在魏渊身侧,用魁梧的身躯替他挡住飞溅的海水和可能的撞击。

风暴越来越猛烈!天空如同墨染,电蛇在云层中狂舞,每一次炸雷都震得人心胆俱裂!暴雨倾盆而下,与海浪混合,天地间一片混沌。

巨大的浪头不时越过船舷,将甲板变成一片汪洋。一艘较小的护卫船在一次剧烈的倾斜后,主桅杆发出刺耳的断裂声,轰然倒塌!船体瞬间失控,在惊涛骇浪中打着旋,眼看就要被巨浪吞噬!

“是‘飞鱼’号!快!发信号!附近船只全力救援!”

郑鸿逵目眦欲裂,但在这毁天灭地的自然伟力面前,人类的努力显得如此渺小。郑家船队虽训练有素,此刻也只能各自为战,在惊涛骇浪中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