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第453章 平户登岸(2 / 2)

蛟龙潜渊,暗流已然涌动。

海风送来了陆地特有的气息。

鱼市的腥咸、木材的干燥、炊烟的温暖,还有隐隐约约的人声喧嚣。

平户港的轮廓在薄雾中渐渐清晰。

船只缓缓驶入港湾。

眼前的景象让即便是见多识广的魏渊也微微动容。郑森更是忍不住低声赞叹:

“好个热闹的港口!”

平户港无愧于日本锁国时代少数几个对外的窗口之一。

港湾内樯橹如林,各式船只错落停泊。

高大威猛、悬挂着异域旗帜的朱印船,那是持有幕府贸易许可的远洋船,彰显着远洋贸易的繁盛;灵活轻便的弁才船穿梭其间,运送着货物和人流;甚至能看到几艘造型独特的朝鲜板屋船和南洋的帆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码头上,人头攒动,力夫们喊着号子,扛着沉重的货箱如蚂蚁般穿梭;穿着各色和服的商人操着不同口音讨价还价;挎着刀的武士三五成群,眼神锐利地扫视着人群,维持着秩序,也彰显着幕府无处不在的权威。

空气中弥漫着海产、腌渍物、新鲜木材和汗水的混合气味,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却也带着几分粗粝的江户风格的港口风情画。

然而,在这片繁华之下,魏渊敏锐地捕捉到了潜藏的危机。

码头上那些武士的目光绝非仅仅维持秩序那么简单,他们审视着每一个上岸的生面孔,尤其是外国人。

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穿着深色衣服、眼神飘忽的“町人”看似闲逛,目光却像鹰隼般扫过人群——那是幕府“目付”或藩主手下“御用闻”的典型特征。

港口的告示板上,赫然贴着几张画影图形,虽然距离远看不清,但魏渊心中了然,那极有可能是通缉要犯的画像。

繁华的表象下,是德川幕府高压统治织就的严密罗网。

船只靠岸,跳板放下。真正的考验来了。

一队穿着统一制式羽织、挎着打刀和胁差的藩兵早已等在码头,领头的是一名神情严肃的与力。

他们挨个检查下船的乘客和货物,盘问异常仔细。

轮到魏渊一行人。

松浦善卫门立刻堆起商人特有的圆滑笑容,抢先一步迎上去,熟稔地与那名与力打招呼:

“山田大人,辛苦了!这次是鄙人的船,刚从南边回来,风浪大,差点就回不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极其自然地、用宽大的袖子做掩护,将一个沉甸甸的小布袋塞进了山田与力的手中。动作流畅,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山田与力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重量,严肃的表情缓和了几分,但目光依旧锐利地扫过魏渊四人。

尤其是看到范尼那头显眼的红发和深邃的五官时,他的眉头明显皱了起来。

“松浦屋。”

山田与力的声音带着公事公办的腔调。

“这几位是?”

“哦!这几位是大明来的贵客!这位是魏海桑,天津卫的大海商!这位是他的外甥,郑森桑,通译!这位壮士是牛金桑,护卫!这位红发的是范尼桑,随行的医师,精通汉方医术,路上可救了我们不少人的命!”

松浦善卫门口齿伶俐地介绍着,重点突出了“大明海商”和“医师”的身份,并巧妙地用“精通汉方”遮掩了范尼的异域特征。

魏渊适时地扮演着“哑巴富商”的角色,只是微微颔首,脸上带着一丝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和不易亲近的疏离。

郑森上前一步,用流利而恭敬的日语复述了松浦的介绍,并补充道:

“魏老爷路上受了风寒,嗓子不适,还请大人见谅。”

牛金则努力挺直腰板,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尽职的护卫,只是他那过于魁梧的身材和好奇打量四周的眼神,还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山田与力的目光在范尼身上停留最久,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排斥。

范尼尽量保持镇定,微微低着头,双手拢在袖中,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怀疑的举动。

松浦善卫门见状,又凑近山田与力,压低声音说了几句,手指隐晦地比划了一下。

山田与力沉吟片刻,又看了看手中沉甸甸的布袋,再看看衣着气度不凡的魏渊,以及范尼那“医师”的身份,最终挥了挥手。

“嗯,既然是松浦屋的客人,又是大明来的正经商人,登记一下便可。不过。。。”

他盯着范尼,语气严厉。

“这位医师,在平户期间,务必谨守本分!切莫行差踏错,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明白吗?”

郑森立刻翻译给范尼听。范尼连忙点头,用生硬的日语回答:“嗨!谨记大人吩咐!”

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一番盘问和登记后,四人终于踏上了平户的土地。松浦善卫门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汗,暗松了一口气——那块美玉的“投资”效果立竿见影。

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明末封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