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

第458章 黄金海岸与奴隶海岸:帝国的阴影(1 / 2)

开普敦的硝烟散尽,秩序初定。

光武帝王锦繁的目光,如同盘旋于非洲大陆上空的猎鹰,精准地锁定了西非那片被称为“黄金海岸”与“奴隶海岸”的土地。那里,荷兰人星罗棋布的堡垒,如同附着在丰饶海岸线上的水蛭,贪婪地吮吸着黄金与血肉。

帝国舰队的钢铁巨轮再次破开大西洋的波涛,沿着西非海岸线向北航行。这一次,航程显得异常“顺利”。

当帝国舰队那遮天蔽日的帆影和标志性的钢铁巨舰出现在黄金海岸(今加纳沿海)的视野中时,荷兰人的抵抗意志早已被开普敦的陷落碾得粉碎。

消息传播的速度甚至快过了舰队本身。埃尔米纳堡(Elmina Castle)——这座荷兰西非总督府所在地、黄金海岸最宏伟坚固的堡垒,曾经象征着荷兰在非洲无上权力的中心——在象征性地升起旗帜不到一个时辰后,便迅速降下了代表荷兰的三色旗,换上了仓促准备的白布。海岸角堡(Cape Coast Castle)、阿克拉堡(Fort James)、沙马堡(Fort St. Sebastian)……几乎所有重要的堡垒,都上演着同样的场景。

荷兰的旗帜纷纷坠落,如同被秋风吹散的落叶。

堡垒的大门提前洞开,穿着体面但难掩惶恐的荷兰指挥官们,带领着士兵和公司职员,列队站在堡垒前的空地上,等待着征服者的到来。没有炮击,没有流血,只有一片死寂的臣服。

他们甚至主动交出了堡垒的钥匙、库存清单和贸易账簿。

光武帝站在“洪武号”的舰桥上,面无表情地俯视着这一幕。

荷兰人的“识时务”并未让他感到丝毫喜悦,反而更添一丝鄙夷。这些堡垒,连同里面囤积的黄金、象牙,以及……那些被关押在阴暗地牢深处等待命运的“货物”,此刻都如同成熟的果实,只需伸手采摘。

帝国并未打算完全取代荷兰人在这里的“经营”。

光武帝采纳了随行文官的建议,采取了更为务实(或者说冷酷)的策略。

他下令帝国军队只接管了五个地理位置最为关键、防御设施相对完善的堡垒:埃尔米纳堡(作为帝国西非总督府驻地)、海岸角堡、维达堡(Ouida/Ouidah,在今贝宁,奴隶海岸核心)、以及黄金海岸的沙马堡和金属十字堡(Fort Metal Cross)。这五个堡垒被迅速武装起来,驻扎帝国精锐部队,升起了日月龙旗,成为帝国控制这片海岸线的军事支点。

至于其余散布在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今多哥、贝宁、尼日利亚沿海)的数十个荷兰堡垒和商站,光武帝大手一挥,允许荷兰人继续管理,维持其原有的黄金、象牙贸易,以及……那最为血腥的奴隶贸易。

但有一个前提:所有这些贸易活动,都必须向新主子——大明帝国——缴纳交易额**一成**的税赋(实物黄金或等值货币)。帝国派遣的税吏,带着冷酷的效率,开始入驻这些据点,清点库存,设立税所,确保帝国从这淌血的财富河流中分得它应得的一杯羹。

帝国的政策清晰而冰冷:不干涉具体贸易,只确保利益输送。黄金和象牙是财富,奴隶……在帝国的账簿上,暂时也只是另一种“商品”和税源。

然而,光武帝终究是踏上了这片被诅咒的土地。

在巡视维达堡时,他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令整个欧洲富得流油、支撑起无数种植园的贸易,其源头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已投降并被任命为维达堡临时顾问(实为向导和翻译)的前荷兰商站主管范德尔赛,怀着复杂的心情,小心翼翼地为这位年轻的征服者引路。

**维达堡外,贝宁奴隶交易市场:人间地狱的入口**

维达堡本身并非最大的奴隶囚禁点,它更像是一个中转枢纽。真正的人间地狱,是距离堡垒不远、靠近海滩的那个巨大的、用粗糙木栅栏围起来的“贝宁奴隶交易市场”。

尚未走近,一股难以形容的恶臭便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那是成千上万极度拥挤、缺乏最基本卫生条件的人体散发出的汗味、排泄物的臊臭味、伤口溃烂的脓腥味以及绝望的气息混合发酵的味道,浓烈到足以让久经沙场的士兵也皱紧眉头。

光武帝在帝国精锐卫队的严密护卫下,登上了市场边缘一处地势稍高的木制了望台。范德尔赛在一旁,用带着颤抖的语调,低声介绍着眼前这幅活生生的地狱图景:

“陛下……请看,这里就是‘货场’。奴隶……呃,‘劳工’们,主要来自内陆的部落战争和……专门的捕奴队。”

他的话语被下方传来的持续不断的哀嚎、哭泣和皮鞭抽打的脆响所淹没。

眼前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黑色头颅。

成百上千的人,男女老少,几乎赤裸着身体,或者仅挂着一两片遮羞的破布。

他们像牲口一样,被粗大的铁链锁着脚踝,或者用绳索捆住手腕,十人一组,背靠背地捆绑在一起。在烈日的暴晒下,在飞扬的尘土中,他们被驱赶着、推搡着,在手持皮鞭、凶神恶煞的监工(有欧洲人,但更多的是被雇佣或奴化的非洲人)的呵斥下,排着扭曲混乱的长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那些是……‘检查’。”范德尔赛指着市场入口附近几处棚子。在那里,奴隶贩子(往往是欧洲人或混血儿)会像挑选牲口一样,掰开奴隶的嘴巴看牙齿(判断年龄和健康),拍打他们的胸脯和四肢(检查肌肉和是否有残疾),甚至强迫他们原地跳跃(看体力)。不合格的——太老的、太小的、体弱的、有明显疾病的——会被粗暴地推到一边,他们的命运通常更悲惨,可能被就地处理,或者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本地需要苦力的作坊,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