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启七零携空间找军官老公负责

第214章 广南送来的文件(1 / 2)

12月31日,医护班正式结业了。郑建红决定返回广南军区,陈淑贞刚一路同行,打算照顾她直至孩子出月子后再回到西云来。

与此同时,周德政向翠瑶军区递交了借调申请,他选择暂时驻守西云的军区医院。近年来,西云地区的小摩擦频发,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医生更是稀缺,这正是周德政希望投身支援的主要原因。

毕业这一日,冼韵怡邀请了周德政、郑建红以及秦向晖到家中吃饭。这一年有这几个学生的帮助,她在授课上也轻松了许多,他们总会利用闲暇时间给各班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学业辅导。

冼韵怡今日做了几道地道的翠瑶岛美食,其中就有一道她最拿手的酸菜炒肉片,酸菜也是她自己按着在新安大队里学来的配方腌制的。

吃过晚饭后,几人坐在院中悠闲地畅谈起来,冼韵怡优先开口中道:“建红要回广南了,有淑贞嫂陪着,向晖也能放心点。倒是德政选择留在了西云,我也开心,你们三个虽都是我带出来的学生,可是咱年纪也相差不大,这段时间有你们三人的帮助,我确实轻松了不少。”

郑建红生性内向,全程鲜少开口,但每当有人说话,总会适时以表情回应,以示自己在认真聆听。

秦向晖与冼韵怡相识最久,关系也最为熟络。他性格积极开朗,无论对方抛出话题,都能迅速接上话,给予恰到好处的回应。

周德政是比较实在的人,有一说一,也可以说有点认理,不过对于他的职业来说,这种不够圆滑的性子更适合他,医生就是得对任何事情足够严谨、负责。

其实对几人该交代的,冼韵怡早就有意无意地提点过,师傅带进门,修行看个人。

往后的路,还得靠他们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磨砺心性,将所学化为所用,方能在各自的领域里站稳脚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1月1日元旦假期这天,秦向晖向部队借来了吉普车,与郑远征一同将陈淑贞及郑建红送上了发往广南的列车。

符卫东一家今日也趁着假期,到纳岙县赶了趟集。这种大型节假日,县里总会破例允许附近社员到集市里换取些所需物资。

冼韵怡买了几套可爱的手工缝制的少数民族服装,除了给自家一双儿女各留一套外,还冼承均也安排了一套。她另外买了几个绣花挎包,手工缝制的布鞋,这些是要寄翠瑶岛的,糖厂的唐厂长、陈大姐,新安大队的海秀伯娘、陈文娟、郑佩珊几人。

陈大姐每年都会给冼韵怡寄来一些糖票和红糖。这些本是糖厂当初承诺给她的奖励,可在她离开海韵公社后,就主动申请停发了这份奖励。

然而,糖厂仍按月给她寄来糖票,红糖则是陈大姐私下赠送的。唐厂长认为,冼韵怡对厂里的贡献,不能因为她调离海韵公社就被忽略。

除了当初为他们牵线,做成了与得粮公社的甘蔗供应外,还牵出了特务,为厂里减少了损失,他们对此深表感谢,所以无论冼韵怡如何拒绝,每三个月都会有一份来自海韵糖厂的包裹邮寄过来。

但是由于西云军区地处偏僻,物资也匮乏,冼韵怡基本很少往翠瑶岛邮寄东西。这次趁着赶集,她一次性购买了多份当地手工缝制的挎包、布鞋、草帽等寄回去,也算是她对这些年仍旧挂心她的翠瑶岛社员们的感激。

把包裹分装好,邮寄出去后,符卫东才带着妻儿来到国营饭店用餐,想到冼韵怡已经来西云将近三年时间了,他提议道:“今年我们申请探亲假吧,回翠瑶岛和穗兴走走?”

冼韵怡对符卫东这个提议自然是相当心动的,不过现在她所带的外语班和系统班要到六月份才毕业,那会边境会是个什么形势还不好说,不过她当然不会拒绝,先把探亲假申请了再说:“回去就申请探亲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