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么一个想上进,又是第一个来投靠的知府,郑成功直接把人家赶走,可不是什么好事。只是这孙知府性子直,不懂这弯弯绕。虽然和薛国观同龄,但到现在也只是个知府。
‘唉,这位孙知府啊。’郑成功在内心中一声叹息后便找了个借口说要去整顿军务离开了。
“既然你郑成功无意称帝,那我还是辞官回乡种地算了。省的跟你这个没志气的家伙置气。先皇能传位给你也真是瞎了眼。”
对着郑成功离去的背影说完这句气话后,孙越也气呼呼的抬脚离开了公房。
“孙大人留步,有些话郑将军不能当着您的面明说。”薛国观拦住了正在往外走的孙越。
“哦,薛阁老是什么意思?”孙越失望中带着一丝好奇。
“孙大人可知先皇为何要封郑将军为吴王?”薛国观向孙越抛出了一个问题。
“那必然是希望郑将军,像太祖高皇帝那样一统山河再续大明。”孙越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薛国观摇了摇头否认道:“是也不是。”
“哦?那先皇的意思是。”孙越好奇的问道。
“一统山河不假,可太祖高皇帝再续前朝了吗?高皇帝又是怎么打败的元朝建立的大明?”薛国观反问道。
孙越思索了一下,突然恍然大悟说道:“哎呀,我犯了大错了。陛下,不对,郑将军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孙某。孙某也是一时糊涂啊。”
说罢孙越便大踏步的向郑成功离去的方向追了过去。
郑成功现在不立即称帝,也是为了尽量减少各方的关注,好快速增强自己的实力。尤其是让已经称帝李自成和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这也正是遵从了朱元璋起势时的策略,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至于会不会失去江南各方势力的支持,郑成功自己一点都不担心。反正南京小朝廷里那帮腐儒,在得到了崇祯战死,京师陷落的消息后,都高兴地跳起了舞喝起了酒,不带一丝悲伤。
所以他们肯定是不会认自己这个异姓海盗为皇帝的。
事情也正如自己预料的那样,崇祯死后,南京伪明小朝廷立即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以马士英为首的福王派。另一派则是以钱谦益为首的潞王派。
其实一开始钱谦益是支持郑成功称帝的。但是东林党里,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潞王的。作为东林党党魁,钱谦益最终还是随了大流,支持了潞王。
为此钱谦益还特意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在表达了歉意的同时还劝郑成功与自己一同支持潞王。
最让郑成功感到意外的则是史可法。他居然明确的支持自己称帝。但也正因如此,势单力薄的他被排挤到了扬州当知府。
喜欢十七世纪富二代请大家收藏:十七世纪富二代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