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女主她是锦鲤转世

第136章 宫殿(1 / 2)

国公府固然好,可却没有天子好。

顾宁在经过一整夜的思索后,最终选择踏入虎狼之地,为顾家、为兄长,也为自己争个更好的前程。

听到这,顾源还是想劝阻一二,不过看着妹妹的神情,多半知道是劝不动了,而后更是下定了决心,要成为妹妹坚实的后盾。

顾家是没落的将门世家,自顾父战死沙场,顾母殉情后,顾家只剩下了顾源兄妹三人。

大兄顾源继承了顾父大将遗风,现在乃是京城守备军校尉。

次兄顾锦则是今年的探花郎,如今正值风光大盛。

说句实话,现在的顾宁并没有选择。

一开始,顾宁选择国公府是为了大兄,国公府手握兵权又有德妃在手,自然护得住他们,可现在……顾家的风光有些刺眼了。

没落的世家,居然出了一文一武,无论官职如何之小,在天子看来还是颇为忌讳的。

于是,在顾锦和顾源没反应过来时,顾宁做了个小局,成功入了天子的眼。

世间识趣之人少之又少,顾宁的选择倒是让天子眼前一亮。

顾宁入宫,已是不争的事实。

……

傍晚,喝得醉醺醺的顾锦出现在了顾府。

他十分清楚,若不是自己摘得探花郎的名号,妹妹是不会入天子之眼,更不会造成现在的局面。

顾锦十分自责,埋头苦喝着,不敢看大兄和小妹。

“次兄不必自责,无论我选择天子还是小公爷,都是为了顾家。

既然天子能让我顾家更加繁荣,我为何不选择天子呢?”顾宁讲出心中所想,也是想消除两位兄长心中的芥蒂——不是因为他们,顾宁才选择了入宫。

在顾宁看来,天子和小公爷都差不多,他们都无法给予她想要的生活——话本中所谓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她为何不选择天下最有权势之人呢?

顾宁入宫,便是将顾家弱点置于天子手中。

这般天子便能放心使用顾家之人。

这也是顾宁为自家兄长所铺之路。

兄妹三人报团痛哭一场,下次再聚也不知是何时了……

次日,顾宁便被天子近侍苏公公接走了。

这位苏公公乃是陪着天子长大的,可是有从龙之功的。

入了宫,苏公公便轻声细语地叮嘱了起来。

“咱家跟随官家多年,识趣的女子也见过不少,知晓顾姑娘是有胆色,有眼识的。

同时,咱家希望顾姑娘千万别把计谋算计到官家身上,官家最讨厌的就是这类女子,还望顾姑娘万万不要犯了忌讳。”

嘱托完,一行人已经来到了明月阁。

顾宁得封从八品娘子,赐住明月阁。

顾宁谢过苏公公好意,何尝不知是天子对她的敲打?

当初的计谋能得逞,也多半是有官家自己的算计。

现下看来,自己在官家眼中应当是个重心机的人。

想到这,顾宁摇了摇头。

与其思考这些,倒不如把眼下的日子过好。

顾宁只带了一名贴身侍女墨竹,至于阁中的侍女,大多是他宫眼线。

一没钱,二没权的顾宁自然弄走不了这些人,只能关起门来,安心过起自己的小日子。

大周天子李承钊,去岁弱冠,善于纳言,提拔能臣,励精图治,不沉沦于美色,当得起明君之称。

李承钊后宫极为简单,除去国公府的德妃、左首辅家的婕妤、杨总兵家的贵人外,便再无他人。

哪怕是这次选秀,也不过加了个顾宁和一位答应而已。

算来算去,整个后宫,顾宁的位分最低。

不过好在李承钊没有皇后,也省得顾宁每天都要早起去拜见一二。

李承钊的母妃,现在的刘太后一心吃斋念佛,除了偶尔会召见妃子聊一聊子嗣之事外,便不再插手后宫事务,是一位不作妖的好太后。

李承钊对顾宁的初印象不太好,也就没有召她侍寝,剩余的四位则是轮流着来。

不过,宫中并没有传什么风言风语,顾宁的伙食和生活质量也没有下降,想来这其中定有官家的手段。

想通后,顾宁便做起了米虫,看看话本,下下厨,偶尔再去御花园钓个鱼,整个人的气色也越来越好,模样也更加俊俏了些。

这可苦了暗中记录的小公公,别的妃子娘娘会暗中作妖,或者别的什么,能让小公公有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可顾娘子除了能让他记流水账外,便只有流水账。

李承钊从流水账上看出顾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恶劣,并不是一个城府极深之人,或者说,她当初的算计,只是因为次兄事出突然,否则,她怎么会冒险拦住自己呢?

李承钊并不会因为顾宁短短两旬的记录而放下成见,反而让暗卫多注意一二。

天子疑心病最重,古人诚不欺我。

顾宁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天子监视,也就没想耍过小手段。

日子过得飞快,顾宁迎来了自己二十二岁的生日。

没错,顾宁比李承钊还要大一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不同于往日的热闹,顾宁孤零零地一人吃了长寿面。

夏日的繁花绚烂,终究是抵不住思念的洪流。

这一晚,顾宁失眠了。

在宫中过得在快乐,也始终如同金丝雀一般,不自由。

……

千秋宴,李承钊的生辰。

顾宁坐在离李承钊最远的地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宫宴的美食。

这也是李承钊再一次见到顾宁。

李承钊对国事的上心程度完全超过了后宫,哪怕是顾宁,也只是活跃在流水账上。

李承钊不喜欢所谓的“偶遇”,对于美色,他只点到为止。

二十二岁的顾宁并不知道,这时的自己入了李承钊的眼,此时的她不过是一只小仓鼠,正在不紧不慢地进行觅食行动。

“妹妹,你可知大选?”侧桌的姜宝林小声向顾宁询问道。

顾宁摇了摇头,示意她并不想掺和此事。

不过,姜宝林似乎会错了意,以为顾宁并不清楚,于是轻声地讲解了起来。

原来这次大选别有目的,不止首辅、大将军、国公府要塞新人外,连同天子信任的能臣里也出了四位,这意味着这次将增加至少七人以上。

不过,这些和顾宁有什么关系呢?

姜宝林看出顾宁兴致缺缺,就不再言语了。

在姜宝林看来,顾娘子是唯一一个到现在都无宠之人,所以,她之担忧只会比她多。

顾宁的言行举止在李承钊看来就有些有意思了——千秋宴开始时,她的眼眸亮晶晶的;食用时,眼睛更亮了一度;可当姜宝林说了些什么后,整个人都黯淡了不少……

李承钊看到后,便让苏公公去询问暗卫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