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他首先交待长河无论如何都要坚守按期付款的底线,这不仅仅有利于四海钱庄解决这次危机,更是一次普及商业信用的生动课。
四海钱庄依旧继续经营,按照以前的模式继续付息
至于那些每日堵门闹市的储户,李俊业决定利用铁腕手段,对于屡教不改者直接由军情处扣上敌谍的帽子直接拿人。
对于茶楼酒馆公开散布谣言者,通通以敌谍的名义拿人,如此高压之下登莱风波自然消停。
但对于山东另四府,李俊业本不想干涉地方,以免和朝廷闹僵,但此时非同小可,他让军情处分别派人驻扎在各地,然后动用各地所有密探,用同样的方式直接打击带头闹事传播谣言者。
大敌当前,虽然敌谍这顶帽子扣下来,再加上登莱镇的强横,各地官府也不敢出面干涉,但想必弹劾他得奏章将会向雪片一样飞入京师。
如果和朝廷的关系不能在维持下去,那李俊业将会被变成大明最大的军阀了,李俊业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当务之急,务必得对扩军按下暂停键,节约开支,以应对未来的到期的挤兑潮。
可现在的李俊业连正月第一批的到期都没银子挤兑。
按照他得设想只要四海钱庄能够正常运行,这样就能不停的借新还旧,想必这场风波之后,估计没什么人再到四海钱庄来存银了。
钱庄毕竟是一个新事物,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让所有人彻底接受,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只不过李俊业万万没想到,当头一棒竟然来的这么快。
他之所以不愿意现在露面,继续营造出他得大湾的感觉,主要是为了稳住人心。
如果发生挤兑现象,自己立马从大湾回到登州,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他多么的有责任心,反倒有四海钱庄问题很大,急需他亲自回来处理的感觉。
他放出自己依旧在大湾的消息,反而会让人觉得自己这件事并不关心,一切都是谣言。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果然有用,光登州军营几日就抓捕到了带头闹事,造谣的几十人,这些人无论青红皂白,通通被拷问一通,情况小一些的则被打个半死不活的放了出来,那些恶劣屡教不改的,则继续关在军营大牢内音讯全无,生死未卜。
至于其他各府的带头闹事,造谣者,也都被军情处派出的人各处捉拿,通通逮往登州,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东昌府时,军情处的人抓到三人,正当算押出城送往登州的时候,结果被东昌府一个被建奴收买的捕头,带人给劫了,还把军情处的人打了一顿。
结果未过几天,那捕头唯一的儿子在人间消失了,没过多久,那捕头家又着火了,待火被四邻灭掉之后,他全家已经被烧成了黑炭,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
这件恐怖的故事,瞬间在山东六府全部传开了,人人自危,军情处的跨界抓捕行动,从此就顺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