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渊对营中的暗流涌动似乎视若无睹,更未对黑田忠之有丝毫额外的“关照”。他严格按照计划,下达了开拔命令!
这一日,佐贺平原,天地为之变色!
旭日初升,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却无法掩盖那冲霄而起的肃杀之气!
巨大的“明”字王旗和三神器战车被高高置于特制的巨型车辇之上,由最精锐的明军重甲武士护卫,如同移动的神坛,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严。
战鼓擂动!号角长鸣!声震百里!
各色旗帜汇成一片汹涌的海洋:
明军的赤旗、青龙旗猎猎作响;
细川家的九曜星旗、毛利家的一文字三星旗、龙造寺家的杏叶旗、岛津家的十字丸旗…
这些代表着九州最强力量的藩旗,第一次如此整齐地汇聚在王旗之下!
锅岛家的锅岛杏叶旗、有马家的有马藤、小笠原家的三阶菱等旗帜,则簇拥在后勤序列中。
黑田家的藤巴纹旗,在“中军预备队”的序列里,显得格外整齐,甚至有些……刻意的肃穆。
军阵如山,刀枪如林!
明军的火铳手方阵,排着整齐的队列,燧发枪上的刺刀闪着寒光;
细川、龙造寺、萨摩的精锐武士,铠甲鲜明,战意高昂;
毛利家的长枪足轻,列阵如林;
各藩的骑兵在侧翼游弋,马蹄踏起滚滚烟尘;
庞大的后勤车队,如同蜿蜒的巨龙,载着粮草、辎重、火炮……
十万大军!人喊马嘶!铁甲铿锵!汇聚成一股足以摧毁一切的钢铁洪流!
魏渊身着金甲,在郑森、李定国、细川尚兴、龙造寺高房、岛津光久等大将的簇拥下,策马行至王旗神辇之前。
他拔出腰间宝剑,直指东方,声如洪钟:
“王师东征!讨逆伐罪!神佑此战!出发!”
“讨逆伐罪!神佑此战!”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再次响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大军如同解冻的冰河,缓缓启动,然后逐渐加速,形成数股巨大的洪流,沿着预定的路线,向着关门海峡的方向,滚滚东去!烟尘蔽日,旌旗漫卷,大地为之震动!
然而,在这宏大壮阔、士气如虹的表象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龙造寺军的士兵经过锅岛家后勤营地时,纷纷投去愤恨的目光,锅岛家的人则低头匆匆而过,气氛冰冷。
萨摩武士队列中,沉默得可怕,偶尔有人看向那高高在上的王旗和明军本阵,眼神复杂难明。
细川尚兴骑在马上,神色虽然坚定,但目光扫过周围时,那份警惕和审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甚。
而中军序列里,黑田忠之骑在一匹神骏的黑马上,脸上挂着谦卑恭顺的笑容,不时向路过的将领点头致意。
但他的眼角余光,却如同最狡猾的毒蛇,不断扫视着明军主力的布防、粮道的走向、以及……魏渊所在的中军大纛。
他麾下的黑田军,行进间队列异常整齐,沉默得如同幽灵,与其他部队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这份“纪律严明”,在此刻显得格外刺眼和诡异。
魏渊端坐马上,目光深邃地望向东方,仿佛穿透了重重山峦,看到了冈崎城外德川家光的大军,也看到了京都御所上空翻卷的乌云。
他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始终未曾散去。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魏渊大军的东征之路,初时顺利得超乎想象。
三神器与王师连战连捷的威名,如同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九州与本州交界地带那些中小大名的心理防线上。
大军前锋郑森部刚刚踏入丰前国境,小仓藩主小笠原忠真的使者便已跪倒在军前,献上城池图册和降表:
“小仓藩上下,感念王师天威,神器护佑!逆贼幕府,倒行逆施,天人共愤!今愿开城归顺,献上粮秣万石,供王师驱策!恳请天朝成全忠真公重返故土之愿!”
郑森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接收了小仓城,打通了通往关门海峡的重要节点。
毛利秀就的长州军虽主力在策应王师东进,但其影响力已覆盖山阴山阳。
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明末封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