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第484章 三条晴丰(1 / 2)

魏渊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他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金玉蒙尘,终难掩其光。三条家累世清贵,侍奉帝侧,乃京都柱石。些许宵小之徒的狂悖,大人不必介怀。”

三条晴丰猛地抬头,看向魏渊。眼前这个气质儒雅的“商人”,不仅身手不凡,见识广博,言语间更透着一股对公卿阶层的了解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尊重?

这在唯幕府马首是瞻的当下,极为罕见。他心中的戒备和窘迫,不知不觉被一丝好奇和隐隐的期待所取代。

“在下三条晴丰。还未请教恩公高姓大名?”

晴丰再次郑重行礼。

“在下津田屋少东,津田明。”

魏渊从容回礼,随即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仅容两人听见,“晴丰大人,此处非谈话之所。夜色正好,不知可否赏光移步,容在下略备薄酒,一则为大人压惊,二则,或有小事相询,或可稍解大人眉间之忧?”

魏渊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晴丰洗得发白的衣襟和他紧握在手中、沾染过泥污的家徽饰物。

那“眉间之忧”所指为何,不言而喻。

三条晴丰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对方显然不是普通的商人!他出手相助,识得家徽,言语尊重,此刻又暗示能解其困窘,这绝非巧合!

联想到最近京都暗流涌动,以及家族在御所中越发艰难的地位,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或许,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微微颔首:

“津田先生盛情,晴丰却之不恭。”

片刻之后,在松浦善卫门安排下,只园深处一家极其幽静、只接待熟客的高级料亭“清风亭”内,一间临水的雅室中,魏渊与三条晴丰相对而坐。

牛金和松浦善卫门守在门外,细川尚兴和有马义次则在隔壁。精致的料理和温热的清酒已摆上矮几,但两人都无心饮食。

三条晴丰看着眼前气度沉凝的“津田明”,终于忍不住问道:“津田先生绝非寻常商人。今日援手之恩,晴丰铭记。先生有何指教,但说无妨。”

他决定开门见山。

魏渊也不再掩饰,他放下酒杯,直视晴丰的眼睛,声音低沉而清晰:

“晴丰大人快人快语。在下确有所求。听闻御所内里,年久失修,多处殿宇亟待修缮,然‘禁里御料’捉襟见肘,陛下与中宫(皇后)亦为此忧心。我津田屋世代行商,略有薄资,更素来仰慕皇室威仪,维系国体之功。愿倾尽全力,捐献黄金千两,专用于修缮御所宫殿,以表寸心,祈佑国泰民安!”

“黄金…千两?!”

三条晴丰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瞬间瞪大!

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足够将御所几处最破败的宫殿修葺一新!天皇陛下和内侍省(掌管宫廷事务)正为此事愁得焦头烂额!

他作为藏人头之一,对此再清楚不过。

巨大的诱惑如同重锤,狠狠敲击在他心上。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警惕:“先生所求为何?如此巨资,恐怕不仅仅是‘仰慕’吧?”

魏渊微微一笑,知道火候已到:

“晴丰大人明鉴。捐献修缮,乃在下诚心。唯有一桩小事,需烦劳大人玉成。在下久慕陛下天颜,渴望能有机会,将捐献之诚与祈福之愿,亲笔书写于表文之上,于修缮工程启动之际,面呈于陛下御前。此乃津田一门世代之荣光,亦是在下毕生之心愿!还望大人体恤商民拳拳之心,代为引荐通传。”

面见天皇?!三条晴丰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这个要求,简直比捐献千两黄金还要惊世骇俗!

天皇深居简出,非重大仪式或幕府特许,绝不见外人,更遑论一个商人!

此事若被幕府京都所司代知晓,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恐惧瞬间攫住了他。

但就在“不”字即将脱口而出的瞬间,魏渊接下来的话,如同魔咒般钻入他的耳中:

“当然,如此大事,岂能让大人白白承担风险?除捐献御所的千两黄金外,在下另备黄金五百两,权作酬谢大人斡旋引荐之劳。此金,可用于大人府邸修缮,或解家族一时之困。”

魏渊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目光扫过晴丰破旧的衣袍。

“三条家累世清贵,门楣光耀,岂能长久为些许黄白之物所困?重振家声,再现昔日藏人之首的荣光,或许,便在此一举。”

金钱!解决燃眉之急的巨款!重振家族荣耀的希望!

还有那句“再现昔日藏人之首的荣光”,精准地戳中了晴丰内心最深的渴望与痛处!

三条家确实曾是藏人头的首席,但近几代因种种原因,包括幕府刻意的打压,地位已大不如前,日渐窘迫。

眼前这个神秘商人,不仅知道他的困境,更似乎承诺能带来改变?

巨大的诱惑如同海妖的歌声,冲击着晴丰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