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第436章 两条毒蛇(1 / 2)

暴雨渐渐停歇,只余下淅淅沥沥的残滴,敲打着寺庙残破的屋檐和满地的狼藉。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潮湿的泥土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令人作呕的甜腻气息——那是“神打术”红雾残留的痕迹。

赵信指挥着手下官兵,动作麻利地清理着战场。他们将尚有气息的己方伤员小心抬出,集中救治;对地上那些身着黑衣的刺客尸体,则进行着仔细的搜查和辨认。庭院内尸骸枕藉,大多是那些被“神打术”迷惑、悍不畏死的刺客,也有不幸中招自相残杀的侍卫,场面惨烈。

“国公爷!”

赵信快步走到站在大殿台阶上、凝望着神秘人消失方向的魏渊身边,脸色凝重,手中拿着几件从刺客身上搜出的物件——几枚样式奇特的铜钱,几把明显是水路上惯用的分水刺,还有一块刻着粗糙浪花纹路的木牌。“您看这些。”

魏渊收回目光,接过赵信递来的东西。那铜钱边缘被刻意磨得锋利,是江湖人常用的暗器“金钱镖”;分水刺更是水匪盐枭的标志性武器;那块浪花纹木牌,虽然简陋,但图案风格与官府记录的某些私盐贩子身上的标记如出一辙。

“盐帮?”

魏渊的眉头深深锁起,指尖摩挲着木牌上粗糙的纹路。

“正是!”

赵信沉声道,指着不远处几具被剥去上衣的刺客尸体,“标下查看过,其中不少人肩背、手臂有旧伤,多是刀疤箭创,且虎口、掌心老茧厚重,是常年使船用刀的好手。还有几人,小腿上绑着浸过油的细绳,这是盐帮‘踩水鬼’下水前惯用的手段。错不了,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盐帮的亡命徒!”

李奉之靠坐在一根倾倒的廊柱旁,由亲兵简单包扎着几处皮外伤。他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恢复清明,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和体内那股邪异燥热带来的隐痛。听到赵信的话,他挣扎着想要站起,被魏渊一个眼神制止。

“盐帮…白莲教…”

魏渊的声音低沉,带着冰冷的寒意,在寂静下来的庭院中回荡,“一个掌控江南私盐命脉,势力盘根错节;一个妖言惑众,行事诡秘狠毒。这两股污水,如今竟流到一处了!”

他走下台阶,靴子踩在混合着血水的泥泞里,发出轻微的“噗嗤”声。目光扫过满地的盐帮尸体,最终落在神秘人消失的方向,眼神锐利如刀。

“杨谷在襄阳拥兵自重,其手下神秘人勾结白莲教,驱使盐帮亡命徒在此设伏。这绝非孤立之事!”

魏渊越想越感觉,那个曾经熟悉的杨谷已经变了。

“盐帮内部,只怕早已被白莲妖人渗透得千疮百孔。他们一个有钱、有人、有遍布水陆的通道;一个有蛊惑人心的邪术、有颠覆朝廷的野心!这两股势力一旦彻底合流,沆瀣一气,将成为插在江南腹地的一把毒刃!”

他猛地转身,看向赵信和李奉之。

“为今之计,最急迫的,是要在这两条毒蛇彻底绞紧之前,找到它们的七寸,将其——分化瓦解!盐帮与白莲教,绝非铁板一块!盐帮求利,白莲求乱,其中必有可乘之机!”

“先回府!”

魏渊下令。

“奉之伤势要紧,此地亦不宜久留。赵信,留下得力人手,彻底搜查此庙,特别是神秘人遁逃之处,一砖一瓦都不能放过!所有尸体,尤其是盐帮头目的,仔细勘验,寻找能表明身份或指向其巢穴的线索!任何蛛丝马迹,立刻报我!”

“遵命!”赵信凛然应诺。

晋国公府,灯火通明。

魏渊一行人带着一身血污和疲惫回到府中,立刻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柳如是早已得到消息,焦急地等候在二门处。当看到魏渊染血的战袍和略显苍白的脸色时,她眼圈瞬间红了,强忍着没有落泪,快步迎了上来。

“夫君!你…你可算回来了!”

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目光急切地在魏渊身上搜寻着伤口。

“伤到哪里了?快让我看看!”

“无妨,都是些皮外伤,不碍事。”

魏渊握住柳如是冰凉的手,温声安抚,但眉宇间的凝重却丝毫未减,“奉之伤得更重些,快让人准备热水、金疮药,还有…去请范尼先生!”

“范尼先生?那位红毛…番邦郎中?”

柳如是一怔,随即立刻反应过来。

“好!我这就派人去请!”

她深知魏渊对李奉之的看重,更明白他此刻特意点名要那位正在金陵城传教、精通“西夷医术”的范尼,必是李奉之的伤势有古怪。

魏渊在柳如是的搀扶下回到内室,由府中医官小心地清洗、包扎身上的几处刀伤。伤口不深,但火辣辣地疼。柳如是在一旁亲自递着纱布和药膏,看着那些翻卷的皮肉,眼泪终究还是没忍住,扑簌簌掉了下来。

“哭什么,一点小伤。”

魏渊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抬手想替她擦泪,却牵动了肩胛的伤口,忍不住吸了口冷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还说小伤!”

柳如是又气又心疼。

“那白莲妖人和盐帮的亡命徒,都是些丧心病狂之辈!下次…下次万不可如此亲身犯险了!”

她紧紧抓住魏渊未受伤的手,仿佛怕他下一刻就会消失。

“好了,好了,下次定当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