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天堑通途,货畅其流,血脉畅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王紫涵接口道:“傅阁老所言制造为基,臣深以为然。然利器造出,需有通途承载。交通乃帝国之血脉,血脉通则国力盛!其一,铁路为重中之重!加速推进‘九纵九横’全国铁路主干网建设,尤其打通西南(云贵川)、西北(陕甘新)之崇山峻岭,连接富庶江南与京津、辽东、两广。优先采用国产机车、钢轨。其二,大力疏浚内河航道(长江、黄河、运河、珠江),建造新式大型内河轮船,提升水运效率。其三,以天津、上海、广州、泉州、登州(烟台)、阿姆斯特丹(新设)、巴达维亚、孟买、好望角、新杭州(澳洲)等为核心,扩建现代化深水港,配备蒸汽起重机、铁路专线,打造全球海运枢纽网络。其四,修筑高标准国道(以碎石、水泥为基),连接省府要冲。其五,探索‘航空’之可能,傅阁老所提‘飞机’若成,则需及早规划机场、空管。交通之利,在于缩千里为咫尺,聚四方之物产,活天下之经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4. 海纳百川,利通万国,殖货四海(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傅启光再次强调经济维度:“陛下,帝国疆域辽阔,物产丰饶,制造勃兴,所产之物非自给自足,需有广阔市场。对外贸易,乃帝国财富活水之源,亦为彰显国威、施加影响之利器!其一,以‘大明皇家商贸总公司’(王锦琪)为龙头,整合民间商会,形成合力,开拓全球市场。其二,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全力推动‘大明制造’(机车、船舶、机床、布匹、五金、钟表、化工品)出口,树立品牌。其三,降低关税壁垒(对友好及属国),签订最惠国条约,但同时利用关税武器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其四,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君士坦丁堡、开罗、孟买、巴达维亚、新杭州、新福州(北美西岸)等地设立大型‘帝国商贸中心’,集展示、销售、仓储、金融于一体。其五,鼓励并保护民间海商,给予政策、信贷支持。其六,利用荷兰、印度、非洲、美洲等属国/领地作为跳板,深度渗透欧、非、美市场。务使‘明货’行销寰宇,白银黄金滚滚而来!”
5. 安民为本,调控有度,稳字当先(一定控制国内物价):王紫涵最后,也是最接地气的一点:“陛下,开疆拓土,工技兴国,交通繁盛,贸易勃兴,最终皆需惠及黎民,方为盛世。然发展过热,易生通胀,物价腾贵则民不聊生,前功尽弃!‘控制物价’为安民之基!其一,户部(金声)、民生银行(王锦鲤)需建立严密之物价监测体系,尤其盯紧粮、油、盐、布、煤等民生必需品。其二,设立中央及地方‘常平仓’,丰年收储,荒年抛售,平抑粮价。其三,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之奸商,以扰乱市场罪严惩。其四,货币政策需稳健,大明宝钞发行量须与金银储备及经济增长匹配,严防滥发贬值。其五,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如漕运、大型矿山、基础能源),必要时可由朝廷适度干预或专营,保障供给与价格稳定。唯有物价平稳,百姓安居,方可言长治久安,帝国之基业方稳如泰山!”
光武帝仔细聆听着两位阁臣的阐述,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眼中精光闪动。王紫涵的方略,沉稳中见锋芒,覆盖了吏治、民生、经济命脉,深合其意。傅启光的补充则充满了技术官僚的锐气和对未来的前瞻,直指帝国核心竞争力。
“善!”光武帝赞许道,“王卿、傅卿所言,深谋远虑,切中肯綮。此五点,即为光武朝治国之纲领!着内阁据此细化章程,拟定具体法令、预算,尽快施行!朕要看到实效!”
武备经略:利剑锋从磨砺出
文治方略已定,光武帝的目光转向了帝国的剑与盾——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卢师淮与海军元帅朱和伟。
卢师淮早已按捺不住,呈上《大明帝国未来十年军事战略纲要》,其核心同样凝练为四点,字字杀伐:
1. 铸剑为犁亦铸犁为剑,军工为霸业之基(大力发展尖端武器制造):“陛下!”卢师淮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铁血之气,“荷兰一战,新式武器之威已无需赘言。然,居安思危,逆水行舟!未来之战场,必是钢铁与火药的极致较量!臣之战略首重军工:其一,整合‘金陵制造局’、‘汉阳兵工厂’、‘天津造船厂’、‘沈阳枪炮所’等核心军工,成立‘帝国军工总署’,直属五军都督府,统一规划研发、生产。其二,倾注资源,主攻三大方向:**更轻、射速更快、威力更大的后膛连发枪械(迈向半自动)与通用机枪;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速射野战炮与重型攻城/岸防炮;装甲更厚、火力更强(主炮口径更大、射速更快)、航速更高的新一代铁甲战列舰与快速巡洋舰。其三,设立‘帝国军事格物院’,网罗天下奇才,专攻火药配方改良(无烟火药)、光学瞄准、机械引信、装甲材料(特种钢)、甚至……傅阁老所提‘飞行器械’于军事之应用(侦察、轰炸构想)。其四,严控核心军工技术,防泄密于外邦。唯有手握寰宇最强之矛与盾,帝国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2. 南美沃土,帝国新域,志在必得(进一步拓宽美洲领地,尤其南美):卢师淮指向悬挂的巨大世界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南美洲,“北美(新福州、新泉州等)已初具规模,然南美广袤富饶(亚马逊雨林、潘帕斯草原、安第斯矿藏),多为西、葡两国所据,其力已衰,正是帝国进取之时!其一,以现有中美洲(巴拿马地区)据点为跳板,海军(朱元帅)应加强对加勒比海、南美太平洋沿岸之巡逻与威慑。其二,支持并武装当地反抗西、葡殖民统治之力量(印第安部落、混血人、土生白人中的独立派),提供教官、武器甚至‘志愿军’。其三,寻找良港(如后世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位置),以‘贸易站’、‘保护侨民’为由,逐步建立永久性军事存在。其四,对西、葡殖民当局施加政治、经济压力,迫使其承认帝国在南美的特殊利益乃至割让土地。
目标:十年内,将帝国龙旗深深插在五大洲四大洋的土地上。
内阁改组以后,大明帝国朝野一片欣向荣之象。
新任内阁首辅王紫涵,四十二岁,河南卫辉府人,也算是和光武帝是同乡了。
王紫涵来到乾清宫拜见光武帝道:“陛下!大明东飞公司报来捷报,大明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准备于后天进行京师到开封的一号航线第一飞,特邀请陛下参加剪彩仪式。”
光武帝大悦!
喜欢王凌在明末请大家收藏:王凌在明末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