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儿这把火,烧得够旺。”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荷兰,确实是颗软柿子。捏碎了它,欧罗巴那群狼,就该知道疼了。”
皇后朱媺娖有些担忧:“陛下亲征,万里波涛,刀剑无眼……”
“雏鹰总要自己飞。” 王凌打断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选了这条路,就得自己走到底。‘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这话没错。只是……” 他顿了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希望他记住前半句——‘好战必亡’。捏碎了柿子,尝到了甜头,别停不下手。”
石红玉倒是豪气干云:“陛下英武!就该这么干!让那些红毛夷知道知道,辱我天家是什么下场!臣妾恨不能披甲随行!”
消息也传到了徐静姝的居所。这位曾斡旋于欧洲宫廷、被尊为“圣父”的太皇太妃,听闻荷兰议长竟敢如此污蔑自己,绝美的面容上笼罩着一层寒霜。她没有愤怒的言语,只是将一柄镶嵌宝石、形制古朴的匕首(据传是教廷的“裁决之匕”复制品),命人秘密送往前线,交予皇帝。其意不言自明。
光武六年夏,帝国满刺加军港。
这里已是一片钢铁与风帆的森林,人类战争史上空前庞大的远征舰队集结于此!
核心是十二艘巍峨如山的铁甲蒸汽战列舰,黝黑的装甲在烈日下泛着冷光,粗大的炮管斜指苍穹,舰艏飘扬着巨大的日月龙旗。旗舰“洪武号”如同钢铁巨兽之王,矗立在舰队中央。围绕着它们的是三十余艘大型蒸汽巡航舰、护卫舰,以及数量更多的风帆-蒸汽混合动力运输舰,上面满载着陆军士兵、战马、火炮和堆积如山的物资。仆从军的船只也混杂其间,船上的士兵带着紧张、兴奋和对未来的憧憬。
港口码头,人山人海。送行的官员、哭喊的军属、看热闹的百姓、兜售平安符的小贩……喧嚣声浪几乎要掀翻海堤。
一身戎装的光武帝王锦繁,在皇后乌兰图雅、内阁首辅朱慈烺、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李定国、郑成功(实际负责指挥陆军)等重臣的簇拥下,登上了“洪武号”的舷梯。他身披金色山文甲,外罩玄色绣金龙斗篷,腰悬龙泉宝剑,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坚毅与不可一世的征服欲。
皇帝陛下登上高高的舰桥,面向港口和庞大的舰队。海风吹拂着他的斗篷,猎猎作响。扩音铜管将他的声音传遍整个军港:
“大明英勇的将士们!”
海天之间,瞬间寂静,唯有海风呼啸。
“今日,朕与尔等同乘此舰,远征万里!目标——荷兰!” 声音通过铜管,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耳中。
“为何远征?非为朕之私怨!乃因彼邦贱酋,亵渎天颜,辱我太皇太妃,践踏我大明无上之尊严!此仇不共戴天!此辱,需以血洗!”
“真理,只存在于我们巨炮的射程之内!大明的尊严,只在尔等手中利剑的锋芒之上!荷兰小丑,以为远隔重洋,便可狂吠无忌?今日,朕便亲率尔等,踏破万里波涛,碾碎其巢穴,亡其国,灭其种!让这世间万邦都看清楚,辱我大明者,虽远必诛!虽强必戮!”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固!此战,必胜!”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必胜!必胜!必胜!”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瞬间爆发,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军港,士兵们狂热地挥舞着武器,仆从军的士兵也激动地跟着呐喊,声浪直冲云霄,连天空的云层似乎都被震散!
“起锚!升帆!目标——锡兰国!前进!” 光武帝拔出腰间宝剑,直指西方!
锡兰国是荷兰国的领地,卡着印度洋的咽喉,光武帝第一站是要灭了锡兰国。
呜——!呜——!呜——!
旗舰“洪武号”率先拉响震耳欲聋的汽笛,紧接着,整个舰队数百艘舰船汽笛齐鸣,如同远古巨兽的咆哮,宣告着一个东方帝国对遥远西方的致命裁决!
粗大的铁锚被蒸汽绞盘缓缓拉起,沉重的铁链哗啦作响。巨大的风帆在桅杆上“哗”地展开,饱饮海风。烟囱喷吐出滚滚浓烟,蒸汽轮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庞大的舰队如同一条钢铁与木材组成的巨龙,缓缓驶出港湾,劈开蔚蓝的海水,向着遥远而注定充满血腥的征途,破浪前行!
船队渐渐消失在海平线,唯有那震天的汽笛声和“必胜”的余音,还在苏比克湾的上空久久回荡。帝国光武时代的第一次,也是最猛烈的一次对外扩张的獠牙,已然亮出,寒光凛冽,目标直指那在东方帝王眼中卑劣而软弱的“海上马车夫”。
一场跨越半个地球、将彻底改写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复仇与征服之战,拉开了序幕。
光武帝王锦繁站在“洪武号”的舰桥上,迎着强劲的海风,年轻帝王的眼中燃烧着征服的火焰和对“完美帝王功业”的无限渴望。西苑菜畦里红薯藤的绿意,已被万里之外铁甲舰犁开的白色航迹所取代。
帝国的巨轮,在光武的意志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力量,碾向命运的下一篇章。
喜欢王凌在明末请大家收藏:王凌在明末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