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张口,声音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琴弦,低声呢喃道:“逸郎,你可曾也在望着这轮明月?可曾也在想着我?”她的话语在寂静的夜里飘散开来,在月色下悠悠回荡,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她的思念,随风飘向远方。她的声音虽轻,却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像是从心底深处挤出的呼唤,带着无尽的期盼与柔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她的思绪飘向了遥远的边疆,那里寒风凛冽,黄沙漫天,战鼓声与刀剑的碰撞声交织成一幅残酷的画卷。她不知李逸此刻是否正与她共赏这同一轮明月,是否也会在某个瞬间,停下手中的军务,抬头望向那轮皎洁的明月,思念着她。她想象着他站在营帐外,月光洒在他的铠甲上,映出他坚毅的面容,而他的目光却温柔地望向远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与她的目光交汇。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怀中的剑,指尖触到剑鞘上冰凉的纹路,心中却涌起一阵暖意。她低声自语:“逸郎,若你也在望着这轮明月,便让它替我告诉你——我在这里,日日夜夜,思念着你,等待着你。”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却倔强地不让泪水落下。她知道,李逸在前线肩负着家国重任,而她能做的,便是在这长安城中,坚守自己的本心,默默为他祈福。
夜风从半掩的窗扉悄然钻了进来,轻轻拂过她的发丝与衣角,带来丝丝缕缕的凉意,可这凉意,在触及她那颗被思念填满的心时,却如石沉大海,未能驱散半分她心中沉甸甸的沉重。她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影影绰绰的长安城,眼神坚定而又透着一丝落寞。她心底无比清楚,边疆的局势扑朔迷离,李逸归来的日子遥遥无期,可无论前路布满多少荆棘,被多少艰难险阻所充斥,她都会坚定不移地等下去。
在她的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熠熠生辉,照亮着她前行的每一步。这盏灯,是李逸临行前那深情且坚定的承诺,字字句句都烙印在她的心尖;是他们一路走来,历经风雨却愈发深厚的爱情,每一个相视一笑、每一次携手漫步,都成为这盏灯的燃料;更是她此生矢志不渝的信念,支撑着她在这漫长的等待时光里,不曾有过丝毫退缩与动摇。
她缓缓转身,迈着沉稳却又略带疲惫的步伐回到桌前。桌上的烛光摇曳闪烁,似在为她的坚守而轻轻舞动。她双手捧着佩剑,动作轻柔而虔诚,仿佛捧着的是她与李逸之间的全部回忆,而后将其轻轻放在桌上。接着,她伸出手,拿起那卷已经被她翻阅了无数次的医书。纸张微微泛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在她眼中,这医书不仅是济世救人的宝典,更是她此刻对抗内心焦虑的有力武器。
她坐定,缓缓翻开医书,目光逐字逐句地在书页上移动,仿佛要将每一个字符都镌刻进脑海。遇到晦涩难懂之处,她会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陷入沉思,反复推敲其中的含义。在这寂静的夜里,只有她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偶尔的轻声呢喃。她全神贯注地研读着,试图将满心的思念与牵挂,都融入到这一行行的文字之中,化作不断提升医术、治病救人的动力,仿佛这样,便能离李逸更近一些,便能让自己的等待变得更有意义。
银白的月光宛如一层薄纱,轻柔且执着地洒落在雕花窗棂之上,勾勒出窗棂精致的轮廓。屋内,苏瑶一袭素衣,身姿笔挺地坐在案几前,她的身影被月光拉长,在月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清冷,却又透着一股让人动容的坚定。她微微垂首,如墨的发丝滑落肩头,几缕碎发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她的目光紧紧锁住面前摊开的医书,眉头时而轻皱,时而舒展,全身心地沉浸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之中。
然而,她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如波涛汹涌的海面。她的思绪,时不时地飘向那遥远而又充满未知的边疆。手中的医书,每翻过一页,她的心中便默默念起一段祈愿。她在心底轻声呢喃:愿那高悬天际的明月,能跨越万水千山,照亮李逸前行的每一步路,让他在黑暗中不会迷失方向;愿那轻柔拂过的清风,带着她的温柔与牵挂,为身处苦寒之地的李逸送去一丝难得的清凉,慰藉他疲惫的身心;更愿命运眷顾,让他能平安顺遂地归来,与她再次重逢,续写他们未竟的美好。
窗外,夜色愈发深沉,仿若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将整个长安城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方才还热闹得如同白昼的朱雀大街,此刻已褪去了繁华喧嚣的外衣。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如今已不见往来如织的行人与车马,喧嚣声如同潮水般渐渐退去,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陷入了沉睡之中。街边林立的酒肆,灯火一盏接一盏地陆续熄灭,原本明亮热闹的铺子,此刻变得漆黑一片。唯有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在这寂静的夜里突兀响起,旋即又消失在夜色之中,更衬出夜晚的静谧与深沉。
喜欢医女的大唐恋歌请大家收藏:医女的大唐恋歌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