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意识地,我用中指碰触了一下画卷。
刹那间,鉴定信息浮现脑海:“现代仿宋徽宗《写生翎毛图卷》,价值有限。”
“完了,被调包了!”
我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手脚变得冰凉,仿佛被扔进了冰窖。脸色惨白如纸,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几乎要冲破胸膛。
再次定睛细看,这次终于看出了区别。
虽然和先前的真品一模一样,但白鹭的羽毛看似栩栩如生,却少了真品特有的灵韵,仿佛是没有灵魂的空壳;
牡丹的色彩过于艳丽,全无千年古画的含蓄,显得格外刺眼。
若不是财戒的鉴定,我根本难以察觉这细微的破绽,即便发现了,也会怀疑是自己看错了。
“他们为什么不调包之后,鉴定说是赝品?还给鉴定证书干啥?”一个巨大的疑惑在心中涌起,我在心中疯狂思索,试图寻找答案。
很快,我便想通了其中的缘由。
若鉴定为赝品,我和孙永军必定难以接受,会仔细检查画作,很可能当场就发现被调包,那他们就麻烦大了,甚至可能会暴露整个骗局。
而给了鉴定证书,我们便会放下戒心,欢天喜地拿着赝品离去,他们就能轻松转移真品,到时候死无对证,我们即使后来识破了,也只能吃哑巴亏。
“这是传说中的无解天局,我们踏入了天局,孙永军损失了六亿。”这一刻,我终于恍然大悟,心中充满了懊悔与愤怒。
我曾听闻鉴宝领域的“天局”,却从未想过自己会亲身经历,而且还如此无能为力。
所谓“鉴宝天局”,是一种精心设计的骗局,常让古玩爱好者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天局”的常见手法:
1、以劣品充优品:设局者用难以察觉的劣品冒充优品,这些劣品可能外观与真品相似,甚至带有各种齐全的手续,如假的鉴定证书等,让入局者深信自己得到了宝物,实则其价值远低于预期,且很难出手。
2、调包真品:行内人先设法获取真品的鉴定机会,然后将真品调包,使当事人拿着配有鉴定证书的假货,误以为自己拥有真品,却不知已陷入骗局。
3、利用专家背书: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收买所谓的“专家”,让他们为假货提供鉴定背书,增加骗局的可信度,使藏友更容易相信假货是真品。
2000年的“玉衣案”就是典型的天局,房地产商人谢根荣雇人造了两件“玉衣”赝品,用从古玩市场淘来的便宜玉片在小作坊里拼凑而成。
他请了几位知名鉴宝专家,专家们在简单查看后就将其鉴定为真品,给出 24亿的天价估值并签下证书。
谢根荣拿着鉴定证书找银行贷款,成功获得 6亿贷款,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喜欢财戒请大家收藏:财戒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