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榴弹的爆炸只是个开始,紧接着,密集的枪声从四面八方响起。
枪声,惨叫声,由远及近,慢慢逼近。
龙飞在壶中界里看得直摇头,听枪声就知道,来偷袭的人只不过几十个而已,而驻守帕敢镇的政府军最少都有两三百人,居然被打成这样,真是丢人现眼。
密集的枪声在山谷间回荡,子弹呼啸着穿梭在空气中。政府军虽然人数占优,但在突如其来的袭击面前显得手忙脚乱,一时间竟被几十个偷袭者压制得抬不起头。
“该死的,这些人怎么这么猛?”一个士兵缩在掩体后面,冒着冷汗喊道。
“别管那么多了,给我狠狠地打!”军官怒吼着,“附近的援军应该很快就会到!”
这些偷袭者的战术素养明显比政府军要高出许多,配合默契,进退有序。但是他们的弹药储备明显不足,随着时间推移,枪声渐渐稀疏下来,政府军慢慢稳住了阵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远处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几辆军用卡车载着荷枪实弹的士兵飞驰而来。车上的士兵们还没等车停稳,就纷纷跳下车,端着枪朝着偷袭者的方向冲去。
“包抄!包抄!别让他们跑了!”援军的指挥官大声喊道。
偷袭者显然没料到会这么快就有援军到来,一时间陷入慌乱。他们的火力逐渐减弱,有人开始往后撤退。
“投降不杀!再不投降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政府军的喊话声此起彼伏。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追击,士兵们押着几个被俘的偷袭者回到营地,其中一个年轻女子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这不是...这不是吴桓将军的女儿吗?”一个上了年纪的士兵惊讶地说道。
此话一出,在场的士兵们都愣住了。
吴桓将军,在帕敢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想当年,他曾率领部队英勇抗击小鬼子,为缅国的独立和自由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战争结束后,他凭借着智慧和勇气逐渐掌控了这片区域,成为了帕敢地区的实际统治者。
被俘虏的女子缓缓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倔强和不屈的光芒,丝毫没有战败后的颓丧。
她的脸上沾满了泥土和血迹,但这些污渍丝毫掩盖不住她与生俱来的英气,反而更增添了一份飒爽的巾帼之姿。
“没错,我就是吴映雪,吴桓的女儿!”她昂着头说道,“你们这些背信弃义的小人,当初是你们政府把帕敢交给我父亲管理的,现在不仅反悔要收回这片土地,还害死了我父亲!”
吴映雪的话让在场的士兵们面面相觑,有些老兵甚至低下了头,不敢与她对视。
“住口!”一个军官厉声喝道,”收回帕敢是政府的决定,你父亲抗命不遵,死有余辜!带走!”
对于吴桓这个人,龙飞也略知一二。
当年为了帮助缅国抵抗小鬼子的侵略,民国政府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远征军。
吴桓正是这支远征军中的一位团长,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在军中声名赫赫。
后来,国内解放战争爆发,大统领亲自下令,要求吴桓率部回国参战。然而,吴桓不愿与同胞兵戎相见,于是他选择带领部下留在了帕敢地区,协助缅甸政府平定匪患,最终在此地扎根。
缅甸政府为表彰他的功绩,将帕敢这片区域交由他管理,作为安置他麾下老兵及其后代的居所。
这一安排持续了二十多年,在吴桓的治理下,帕敢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也算得上是一片乐土。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玉石矿的开发,这里的利益越来越大。
随着缅国军政府的成立,帕敢地区那蕴藏着巨大财富的玉石矿逐渐成为各方觊觎的目标。政府军一步步地向吴桓施压,要求他全权交出帕敢的控制权,但吴桓始终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坚守着自己多年辛苦治理的土地。
三年前,军政府再度升级冲突,派出大批士兵强行接管帕敢,打破了这片乐土的宁静。在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中,吴桓与手下的老兵浴血奋战,却最终寡不敌众,被政府军埋伏在一个玉矿区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吴桓的死像一颗巨石投进了缅国的水面,引发了民间的广泛震动,不少人开始质疑政府的做法。与吴桓并肩作战过的许多老兵的后代,对政府军更是充满了愤怒和仇视,将这片土地的裂痕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缅国军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压制异议,公然提出了“大民族主义”政策,将华人划分为“二等公民”,剥夺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障。
这残酷的政策使许多华人后裔陷入了绝境,一些人被迫背井离乡,远走他国,另一些人则选择加入反抗组织,拿起武器争取生存的权利。吴映雪就是其中一位激进的反抗者。为了复仇,她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专门袭击政府军的驻地和补给线,成为军政府的心腹大患。
龙飞看着被押解的吴映雪,心中突然涌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扶持这个女人成为帕敢地区的新领袖,或许对自己收集翡翠原石大有裨益,至少要比军政府和克钦军好的多。
吴映雪作为吴桓将军的女儿,在当地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她本人也展现出了非凡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只要她振臂一呼,必定应者云集。
她现在缺少的只是资金和武器装备,而这些恰好是龙飞最不缺的东西。
喜欢带着乾坤壶,重返饥荒年请大家收藏:带着乾坤壶,重返饥荒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