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退了十年后,辛弃疾出山了。】
【接着,便是一波熟悉的步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面见皇帝,上疏奏对,升官,弹劾,罢官,退居。】
【绍熙五年七月,担任潭州知州和湖南安抚使,意图在福州建“备安库”,组建“飞虎军二号”的辛弃疾遭弹劾被罢官,朝廷给成他一个闲职——挂名的道观主管。】
【眼睛一闭一睁,人就回来了。】
【接着,便是下个八年。】
【不同的是,辛弃疾死心了,打算“白发归耕”,全心全意回归田园。】
【两年后,带湖别墅失火,辛弃疾将家搬到了铅山瓢泉豪宅。】
叶非雪移步往前走,直播镜头跟着移动。
从“补天裂”到“却道天凉好个秋”,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最后,一尊拄着锄头坐在地上,仰头北望的雕像映入众人眼帘。
雕像的左边,四个大字“白发归耕”引人注目。
【在瓢泉,昔日写出“万字平戎策”的将军,正式转变成学习“东家种树书”,栽秧种菜,锄草捕鱼的农夫。】
【直到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替岳飞翻案,改秦桧谥号为“谬丑”,准备刷一波北伐业绩的外戚韩侂胄(tuō?,zhòu?)上台,辛弃疾才又又出山。】
顿了一下,叶非雪眸中闪过一丝讥讽。
签订“绍兴和议?”,南宋牺牲了岳飞,间隔六十七年,签订“嘉定和议”,南宋又选择牺牲韩侂胄。
但是,岳飞有韩侂胄替他平反,韩侂胄却无人为他张口,还脱脱写进宋史四大奸相中,实惨。
老韩虽然人不咋地,但他一个“忠缪”,真不至于飞上天,和两个“忠献”肩并肩。
【干的呢?是老本行——知府与安抚使,这回是浙江的。】
【然后,又又又打卡一波熟悉操作——见皇帝,奏对,升官,出知镇江府,跑江苏镇江当知府去了。】
【辛弃疾: 你们这些大宋皇帝,我真的服了(*ˉ︿ˉ)】
【南宋一直都是主战派和主和派交替执政,所以南宋的北伐嘛?大家懂得都懂,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往往不是在内乱,就是走在内乱的路上。】
【仓促地开始,一地鸡毛地结束,主打一个虎头蛇尾。】
隆兴北伐失败了的宋孝宗赵昚:……
被家庭问题包围的宋光宗赵惇: 上瞅老爹,下瞧儿子,顿觉谢天谢地!
支持韩侂胄北伐的宋宁宗赵扩:……
有强烈北伐念头的宋理宗赵昀:……
【而且,韩侂胄虽然起用了辛弃疾,更多的是想借用他的名头,让他当个抗金名片,没给他军权。】
【于是,在北固亭,登高望远时,辛弃疾挥毫写下千古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为抗金打call!搜集情报,再等等,别仓促啊!!!看我,看我,咱壮着呢!】
【自觉羽翼丰满的韩侂胄: 小的们,搞他!】
【弹劾应约而至,辛弃疾被贬职激昂的辛弃疾一下被贬改任虚职,心灰意冷,回了铅山,路上他还写了一首词讽刺韩侂胄,如叶公好龙又怕龙。】
【结果,北伐正如辛弃疾担心的那样,落得和刘裕儿子刘义隆北伐一样翻车结局,“赢得仓皇北顾”。】
刘裕整个人都不好了,手痒,想打儿子玩玩。
父子俩面面相觑。
刘义隆尴尬地扯了扯嘴角:……他咱知道老爹没把武学天赋传给自己呢。
【于是,韩侂胄又想起了辛弃疾这位救火砖,下令辛弃疾出任绍兴知府和两浙东路安抚使。】
【侂胄岂能用稼轩词条以立功名者乎?稼轩岂肯依侂胄以求富贵者乎?】
【辛弃疾自觉受到韩侂胄亿点点侮辱,没答应。】
【此后,韩侂胄就一直骚扰利诱辛弃疾,宝文阁待制、进龙图阁、知江陵府,官职换着给。】
【开禧三年(公元1207),情况越来越糟糕,韩侂胄这个热锅上的蚂蚁,终于大手笔给出要职——兵部侍郎与枢密都承旨,请辛弃疾出山。】
【兵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而枢密都承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办公厅主任?。】
【汲汲一生,辛弃疾第一次获得了指挥南宋军队抗金的权利,这是他这个江南游子第一次距离故土那么近。】
【悲哀的是,临死才拜花堂——这个任命迟到了。】
【纵使满腔热血和豪情始终如故,可廉颇已老,身已病重,辛弃疾已无力再去实现渴求已久,刻骨铭心的抱负。】
辛弃疾低头看着曾经强健有力,硬被“杀猪刀”整容到羸弱松弛的手,眼眸中闪过一抹沉痛。
他坚持这么多年,最后却输给了时间。
【杀贼!】
【杀贼!!】
【杀贼!!!】
【同年九月十日,辛弃疾在病榻上惊醒,望着北方大喊三声杀贼,满怀遗憾逝去。】
仰头望着三十二米高,仗剑执卷北望的辛公雕像,叶非雪脸上露出敬仰。
然后,挥手告别观众,背着背包,提着两三小酒,踏上了前往辛弃疾墓地的旅程。
喜欢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请大家收藏: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