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第114章 打卡黄庭坚故里(3)(1 / 2)

【黄庭坚家中一共兄弟六人,妹妹四人,黄庶死时,他们都还没成年。】

【黄庭坚长兄黄大临十八岁,三弟黄叔献十二岁,四弟黄叔达八岁,五弟黄苍舒六岁,六弟黄仲熊四岁。】

【四个妹妹,大妹十三岁,二妹七岁,三妹六岁,四妹两三岁。】

看着这一溜的孩童,叶非雪都为李氏掬一把辛酸泪,这也太多了吧。

可是,在大儿子的帮助下,李氏把所有儿女养活了,妥妥地英雄母亲。

咱就是说,黄庭坚为什么能替母亲刷一辈子便桶?李氏值得。

【黄庶死后,李氏含辛茹苦养育儿女,一家人相依为命,同舟共济,兄弟姐妹间感情甚笃。】

在黄庭坚的兄弟妹妹中,叶非雪印象最深的是黄庭坚的大妹,江西诗派中“豫章四洪”的母亲。

有一段时间,她对古代香谱很感兴趣,而黄庭坚外甥洪刍写的《香谱》正是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相关着作。

于是,叶非雪免不了了解一点洪刍的生平,了解一点洪刍的母亲。

了解之后,叶非雪不禁为黄大妹感到悲哀,吃人的封建社会。

洪家与黄家关系匪浅,洪刍的祖母是黄庭坚母亲李氏的姐姐,黄庭坚的姨母。

黄庶在世时是不愿将大妹嫁入洪家的,可惜他去世的早,生活所逼,大妹嫁给了表兄洪民师。

黄庭坚姨母知道大妹起初不愿嫁,对大妹生出介怀之心,大妹生了四个儿子,都没被她接受。

李常与洪民师去世后,不为夫家所容,早已郁郁而终的大妹,还被焚骨投江,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步。

知道此事的黄庭坚耿耿于怀,为大妹写了一篇悼文《毁壁》,字字饱含血泪。

【为了给黄庭坚提供一个优渥的学习环境,李氏将黄庭坚托付给了任职江州判官的兄长李常。】

【家人们可能不知道李常这个人,他也是个牛人,才华出众,在算学方面天赋绝佳。】

【我国第一部财政会计学专着《元佑会计录》就是他写的。】

【本人与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人都有交集,苏轼铁哥们,当过苏辙上司,与苏辙关系不浅,曾给苏辙的一个女儿作媒。】

作为苏轼的铁哥们,苏轼派送绰号自然没把李常遗漏——短李风流更上才。

李常荣获李矮子绰号。

大熊猫的笋简直都被苏轼夺完了,叶非雪对苏轼派送绰号的本事叹服不已。

【李常不仅有才,也非常有财。】

【少年时,李常在庐山白石僧舍读书,居住的僧舍里有九千多卷藏书,考上进士后,李常直接捐了。】

【什么东西能随手捐?当然是不缺的东西。】

【从这件事中,我们就可以窥见李常不仅饱读诗书,还拥有丰富的藏书,起码万卷诗书是有的。】

望着天幕,邴原眼里闪过一抹羡慕之色,有母亲,有兄弟,有妹妹,有舅父,有这么多书可以看,可真好。

他也是年少丧父,但家中贫穷,早早就成了孤儿,可羡慕隔壁学堂的学生了,每每经过学堂,就忍不住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