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第59章 打卡名人雕塑园(30)(1 / 2)

【建中三年,颜真卿七十四岁,年过古稀,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攻陷汝州,宰相卢杞建议唐德宗李适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劝降,借此借刀杀人。】

【朝臣们纷纷反对,他们深知颜真卿此去定然有去无回,让一个曾挽大唐于危难之间的四朝国老以身涉险,朝廷颜面何存?可是唐德宗同意了,他认为颜真卿威望甚高,由他前去,或许能侥幸不战而屈人之兵。】

【颜真卿二十六岁科举入仕,不看人满门忠烈,就看人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兢兢业业工作近五十年,当老板的也不能让人家去送死啊?唐德宗这操作真是光屁股推磨,转着圈丢人~】

【咱就是说,唐朝共有二十一位皇帝,但人尽皆知的只有唐玄宗等之前的九位,原因显而易见,后面几位反省反省。】

目视着天幕,李世民脸色黑透了,让古稀老人以身涉险,后代不要脸,他还要脸。

更遑论唇亡齿寒,皇帝如此对待有功之臣,其他朝臣见了心里难道不疑虑,长此以往谁还会效忠皇帝。

一想到此,李世民只觉头突突地疼,他倦怠地闭上眼——何况,大唐往后的皇帝听着都不像是有为之君。

见李世民一副颓唐的样子,长孙皇后上前轻轻替他按摩额角,满脸温柔,后世子孙之过,陛下哪里能管的到。

【圣意不可违,颜真卿义无反顾前往,李希烈派了一千多人聚集迎接他,颜真卿刚拿出圣旨准备宣读,那些人就齐齐亮出尖刀,将颜真卿团团围住。】

【面对李希烈的下马威,颜真卿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地将圣旨宣读完。李希烈随即将颜真卿囚禁,对他威逼利诱,希望他能为自己所用。

颜真卿严词拒绝道:“若等闻颜常山否?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师,后虽被执,诟贼不绝于口。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

【你们听说过我哥颜杲卿吗?当年安禄山反叛,他首举义师,虽然被抓了,但临死前他依然骂安禄山不绝口。我如今都快八十岁了,官至太师之职,我至死都要坚守我的名节,岂能屈服于你们的威胁?】

颜杲卿心中郁郁,长长地叹了口气。

要知道,留下来的人比离开的人更痛苦,只能抱着回忆蝺蝺独行。

他的死亡让十三弟记了一辈子,他何其有幸,十三弟又何其悲苦。

【李希烈不死心,多次对颜真卿实施“死亡演练”,挖坑活埋,放火烧死,李希烈手段尽出都拿颜真卿没辙,只能一直扣押他。】

【后来,李希烈弟弟李希倩因参与叛乱被朝廷杀害,李希烈才对颜真卿动了杀心,命人勒死颜真卿。终年七十六岁的颜真卿壮烈殉国,时为兴元元年八月初三。】

叶非雪脸上闪过愤怒与忧伤。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比起安史之乱中颜杲卿轰轰烈烈的死亡,颜真卿的死无疑是个悲剧,他挺过了腥风血雨的安史之乱,却高龄死在自己人的排挤之下。】

【漠然置之的君主李适,借刀杀人的宰相卢杞,不管愿或不愿只能袖手旁观的满朝文武,所有人都眼睁睁地瞧着颜真卿一步一步踏上死亡征程。】

【颜真卿死后半年,叛乱平定,他的灵柩才被送回京安葬,唐德宗为颜真卿殉国废朝五日,追赠他为司徒,谥号“文忠”,另赠钱五十万、粟二百硕。】

【生前不看重,死后却哀荣备至,何其可笑,何其讽刺。更为讽刺的是,南宋初期宋高宗赵构意欲抗金,御赐颜真卿庙额为“忠烈”,尊其为神,但赵构却在短短九年后冤杀了与颜真卿同样忠烈的岳飞。】

颜真卿简直犯小人,生前有杨国忠,李辅国,元载,杨炎,卢杞,死后还有赵构。

叶非雪不由地为颜真卿掬一把同情泪。

【爱吃咸鱼的小虞:真惨!一世英名毁于一构,痛哭流涕.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