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的王安石和神宗在熙宁二年开始了轰轰烈烈,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变法行动。】
凌非雪驻足,挪动自拍杆将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拍进直播。
【这些就是熙宁二年至熙宁六年之间推出的变法内容,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还有保甲法、市易法等等,内容真的很多。】
变法的核心青苗法,在青黄不接的时,朝廷贷谷物给百姓,帮助百姓度过饥荒,等百姓度过饥荒后,收取百姓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随夏秋两税归还。
这个是王安石曾在鄞县实施过的措施,他最为熟悉。
王安石目不斜视地凝视着天幕所示,将上面的文字一字不落牢牢记在心里。
他心里变法的内容已经有了雏形,但还没有这么全面。
各个平行位面,有些位面官员奋笔疾书,这些措施就算不适用当下,也有可取之处,有些位面官员则不以为然。
叶非雪眉尖微蹙,缓缓往旁边走,神情专注。
【当时的大宋就是一枯木朽株,在风雨中飘摇,变法就是一剂猛药,成则枯木逢春,败则树倒根摧。】
【宋神宗和王安石看到了变法成的好处,而司马光等一部分人看到了败的坏处。】
【比起变法这剂猛药,司马光更倾向于节流这个可以缓解延寿但不能救命的刮痧操作。】
【行云流水:变法真的是每一个百年王朝都会进行的操作。】
【政哥的狗腿子:变法还是要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才行,不过这在古代太难了。】
【爱吃咸鱼的小虞:商鞅变法好像是历史上唯一成功的变法吧!】
【粽子委屈:损害了既有利益者,他们就会不顾一切的反扑。】
叶非雪瞄了一眼弹幕,接口道:
【我们都知道,变法的实质就是对利益的再划分,需要在打压原有利益集团的同时,扶持另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借此,达到统治者缓解社会矛盾,强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从而稳定政权的目的。】
【因此,伴随变法,前所未有的党争在朝堂上拉开序幕,以王安石为首主张变法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反对变法的保守派针锋相对。】
【变法受到巨大的阻力,身为变法主导者的王安石也受到不少诋毁。】
【但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的变法意志相当坚定。】
【熙宁三年,司马光连写三封信给王安石,各方面反对变法,而王安石回了他一封《答司马光谏议书》,反驳了司马光的指责。】
【不过,随着变法的如火如荼进行,一系列问题渐渐产生。】
【例如,部分保守派官员故意歪曲新法,滥用青苗钱,部分反对变法官员相继辞官,新法自身的不足和王安石任用官员不当,政策执行不力出现偏差等等。】
【然后,新法渐渐就偏离了王安石内心的愿期,并朝着与之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当然了,虽然变法歪曲了,但最终结果还是达到了神宗所求,充裕了国库,增强了北宋国力,使北宋取得了熙河之役的胜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羽扇定山河: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台上表演,一群尔虞我诈庸人打着新法腐败,几个清廉君子当了标杆,一堆兼并土地的小人在后面摇旗呐喊。】
【爱吃咸鱼的小虞:介甫真的太难了!都说他用人不当,但他真的无人可用,他们都在反对他。】
【青山松柏:主要还是没有新的利益集团,商鞅变法将利益划给了君王和地主,张居正将地方利益划给了中央。】
【巾帼宰相:王安石确实太操之过急了,也许对王安石而言出任一方大员,亲自抓实施比他在中央孤立无援更好。】
熙宁年间,王安石目光灼灼地看着天幕,新法有错,改正就是,有天幕预警在先,他又有什么可迟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