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圈大主宰

第204章 纳斯卡线条地脉中的死亡螺旋(1 / 2)

秘鲁纳斯卡沙漠的黄昏如融化的黄铜,苏然踩着滚烫的沙粒,鞋尖碾碎了一块印有“蜂鸟”图案的陶片。远处,巨大的“蜘蛛”线条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其腹部的螺旋纹突然发出幽蓝荧光,宛如某种远古生物的呼吸。夏晴的无人机突然失控坠落,螺旋桨在沙地上划出与纳斯卡线条 identical的曲线。

“国际考古学会的警报说,”数学教授陈默举起防辐射手套,手套上的检测仪显示异常磁场,“上周有三位研究纳斯卡地画的学者离奇死亡,他们的GPS记录显示最后位置是‘宇航员’线条的右眼。”

建筑博主林晚望着地平线上的安第斯山脉:“1941年保罗·科索克发现纳斯卡线条时,曾说‘这是上帝的跑道’。但最新地质扫描显示,地画下方有长达数百公里的地下隧道,可能构成电磁共振网络。”

退役法医张诚从背包取出真空物证袋:“根据虚拟尸检报告,被害人的脑电波显示死前经历了强烈的电磁脉冲,视网膜上残留着螺旋状光影——和纳斯卡的‘螺旋树’线条一致。”

一、会呼吸的地画:电磁脉冲的死亡轨迹

当嘉宾们抵达“宇航员”线条处时,月光正好落在其右眼位置,沙地上躺着一具穿着反光宇航服的尸体,被害人手中紧握着一块刻有“水”符号的纳斯卡陶器碎片。阿宇的热成像摄像机显示,尸体周围的沙地温度比其他区域低8℃,形成一个完美的螺旋状冷区。

“冷区边缘的沙粒有熔融痕迹,”张诚用镊子夹起沙粒,“像是强电磁脉冲导致的瞬间高温。”他指向被害人的耳后,那里有一个微小的灼伤点,“和吉萨金字塔的电击伤类似,但这次的能量来源是地磁场。”

林晚展开纳斯卡线条的等高线图:“‘宇航员’的右眼位于纳斯卡地画的‘能量节点’,这里的地磁强度比正常区域高30%。”她突然指着线条的螺旋纹,“这些纹路的间距符合斐波那契数列,可能是古代人设计的地磁放大器。”

陈默掏出便携式磁力计:“螺旋纹的走向与地球磁力线平行,当太阳风暴爆发时,这里会形成天然的电磁共振腔。”他的仪器突然发出尖锐警报,“太阳黑子活动增强,预计1小时后到达地球!”

二、地下迷宫的共鸣:古代文明的电磁密码

阿宇的探地雷达在“宇航员”右眼下方发现了地下隧道入口,石门上刻着纳斯卡文化的“查文双螺旋”符号。林晚根据符号的旋转方向调整开门机关,门内涌出的气流带着潮湿的矿物味,与沙漠的干燥形成鲜明对比。

地下隧道内的石壁上,每隔17米就有一个刻着不同几何图形的壁龛。陈默用激光笔照射壁龛,光束在隧道尽头汇集成“ condor(神鹰)”的图案:“17米是纳斯卡地画中‘神鹰’翅膀的长度,也是地磁场共振的半波长!”

张诚在隧道底部发现了奇怪的金属粉末:“成分是天然铁镍合金,和陨石中的金属一致。纳斯卡人可能用陨石打造了电磁共振装置。”他突然指向隧道顶部的钟乳石,“看!这些钟乳石的排列对应着纳斯卡地画的‘鲸’图案,而鲸的脑电波频率是……”

“17Hz!”陈默惊呼,“和复活节岛的次声波频率相同,这不是巧合!古文明可能掌握了利用地磁场传递特定频率的技术。”

此时,夏晴的对讲机传来导演组的紧急通知:“纳斯卡平原监测到异常电磁脉冲,隧道即将崩塌,剩余时间: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