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我今世,还君来生!

第1章 夏日情丝(1 / 2)

引子

川蜀峨眉山,有一灵鹫峰,峰顶有一株绝美昙花,据说已有千年,吸收天地之精华,花株奇伟,花朵异常娇媚,香飘十里!

相传本为花神所化,花神日对花虔诚祝祷,所求皆能如愿!花朵入药,效果远胜同类其他地方的昙花。

峨眉山中有一神医,名曰华宁。华宁年轻时听到这个传说,一时兴起,携带飞龙爪入山,攀岩走壁,终于到达了灵鹫峰,果见峰顶傲立一株绝美昙花!

华宁被那株昙花惊艳,几乎忘返,不忍离去!最后向昙花虔诚祝祷,携带回几片花叶,种在窗前花圃,没想到当年便开了花!

没几年,华宁便将昙花植遍了山谷,周围邻人、过客无不称奇,“昙花谷”的声名就此传开,随着年岁渐长,华宁神医便又多了个“昙花谷”谷主的美名!

……

本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故事非按顺序讲述,若觉错乱,或许是看官您走神儿了!

……

农历六月天,即使是夜阑更深、皓月清晖之时,亦不如秋月时节洒下的那一抹月光清凉。

楚王元远独坐营帐毫无睡意,思想着王妃杨若筠昨日离开军营时的情形,心中那丝丝踯躅变得越发不安。

她离去的背影是那样的瘦削,烈日下帅帐到营门前几十米的距离,竟让他感觉那个人儿随时会在酷日下蒸发,消失不见……

在元远的记忆里,他的若筠虽自小体弱多病,但却总是安静快乐、善解人意的。长大后的若筠,少了儿时的病弱娇憨,更增添了妙龄少女的明媚与惊艳。

成婚近三年,如今的杨若筠,那双如墨玉般的眼瞳,除了依然明亮却再没看到过因开心笑成的弯月,反因平静更增添了深邃,让他每与若筠那目光交集时便生疑问,

“她在想什么?”

楚王军将士眼中,王妃杨若筠的岐黄之术师出名门,尤其是那一手堪称能起死回生的妙手银针更是巧夺天工。杨若筠在他的楚王军眼中就像神话里的仙女,几乎是“撒豆成兵、无所不能!”

可能恰恰如此,元远很多时候也觉得若筠很坚强,甚至堪称强大,强大到不需要他的关注与保护了。

昨天,本是酷暑最盛的时候,王妃杨若筠一大早趁着太阳初升前的清凉到达军营,为他和将士们送来几车冰镇凉茶降暑慰军。

元远一早正巡视军营,听军士来报说王妃亲自押车已到营门,转身去迎却是晚了。

杨若筠已到片刻,军士告知殿下在巡营,她便自行入帅帐打算洗个脸稍做休息再去慰军。

掀开帐帘人还在帐门口,就看到那个说要回娘家,却拐道滞留城外军营的侧妃裴诗瑶坐在帅塌旁整理妆容……

杨若筠迅速退出帅帐,亲力亲为的发放完凉茶,便与车队一同折返,整个过程没跟他单独说一句公事以外的话。

“她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回程时已是正午,路上头顶烈日,心却已如坠冰窟了吧?”

想到这里元远再难独坐,起身出了帅帐,快步行到马厩命马夫搬鞍套马,跟军中副将交代了几句,只带了长庆、长喜二人便直奔他辖管的郢州首郡义阳城而去!

深夜喊将入城,守城兵将很是受了点儿惊吓,以为城外兵营被袭,当发现是楚王殿下夜间回城才放了心!

进府倒没惊起太大动静,只是楚王府守门家将听到叩门问询后在外院稍有微动,在接到不可声张的指令后便又复归各位,各司其职了!

元远让外院守将唤来内宅总管方有能,由他随着进府宅内院便不再会惊动一大片。

总管方有能打着灯笼边走边报:

“王妃前日凌晨出府亲自送凉茶去军营,回府后夜间就发起了高热,昨日昏睡了一天,没能出面理事,只让芷茹姑娘交代了没特殊情况不要打扰。”

“直到傍晚厨下才按吩咐送了些清粥小菜进去!”

“王妃病势如此,为何不报?”

元远听后心中急躁,斥问方有能。

“殿下恕罪,确实是老奴疏忽大意了!”

方有能顿时有些惊慌,忙着又是告罪,又是陈情解释因由,

“因王妃病的突然,又来势汹汹,老奴一时急着只顾着人抓药等王妃退热,竟忘了着人去军营禀报殿下!”

“好在天亮前王妃曾醒来片刻,自行开了方子让芷茹姑娘熬了药,热便退了!……”

“老奴请示王妃,芷舒姑娘传话说:王妃交待让不告知您,以免打扰了殿下练兵!”

听到这些,元远只恨自己对若筠之心竟粗疏至此,明知昨天事态非常、情形不对,还耽搁了一天才决心回来面对,是觉得她一向宽容量大,昨天的事情不会自寻烦恼?还是觉得她应该能自行消化?

酷暑时节身发高热,有如外蒸内烤,对人身体的消耗比寒冬伤寒损耗更甚!因伤寒是受侵外感,人可以靠自身抵御去反击,对体质虽有耗损却也是主动对抗!

大暑时节本是生长发散至极之时,最是需静心敛性避免过分消耗,而这酷暑内热,如同城外有强敌围攻又逢城内有叛军作乱,可谓是两面夹击、腹背受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方有能打着灯笼,小跑般紧随着殿下的快步来到王妃住着的芳林苑!

夜里芳林苑的院门从里面上了栓,元远没让人扣门,挥手让总管带人散去,自己从西侧的矮墙外纵身一跃,便轻盈的落在芳林苑前院的院内。

这里是一小块儿草坪,当初因位置逼仄光线欠佳,若筠选择种药赏两用的绿植时便只种了喜阴耐寒的菖蒲!

院内安静的很,此时已入四更,即便酷热时节也是人们一天中入眠最深的时段。

元远没走前院流晖堂,施展轻功从西侧雨廊的角门穿过,来到后院若筠的落月居。

入夏后流晖堂和落月居的翠竹门窗都换上了银红色的罗縠,房内华灯长明未开窗也能隐约看到屋内情形!

元远站在若筠卧房窗外看到屋内若筠面朝里躺在床上,天青色的烟罗床帐未落,感觉她似睡的很稳,便移步落月居的正厅,门竟是虚掩着的……

元远轻推半扇门闪身进去,屏了呼吸压着步子进到东边卧房,来到若筠的床前。

若筠没有反应,想来确实睡沉了。

侧身朝里睡着的若筠,一头如丝长发披散在枕上,秋香色细丝夹被只搭盖在腰腹间,身上鹅黄色帛丝睡衣衫裤,腿微曲着裤脚便随着纵到小腿上,露出白皙的小腿和脚踝,还有那一双未着罗袜光洁如玉的小脚丫……

元远感觉一股气流直击心底那块柔软之地,难言的不安与冲动,迈步到床边轻轻的在若筠的床尾坐定,手却不受控制的伸向那似长到眼睛里的小脚丫!

就在元远的手将落未落之际,那如玉的脚心上一道近一寸长的细纹也落入他的视线,瞬间元远的脑海里闪过一个个画面,张张画面都与这道细细的疤痕相关……

元远的脑海闪回十五年前的那一次春围出猎,当时的元远还是北元文帝元宏的四皇子,随父皇出城春围露营游猎!

露营地在当时北元新都洛城几十里外的一片山林,营地附近紧邻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水底有很多圆润的小碎石,岸边水并不深,能看到寸许长的小青鱼,元远、杨若琨带着若琨的妹妹小若筠在河边捉小鱼。

可小鱼很狡猾,没有工具捉来捉去也没捉到几条,可为捉鱼总猫着腰还累的腰也酸,不一会儿杨若琨便觉得无聊了,

“元远,咱们去骑马射兔子吧!那比这可有意思多了。”

元远半天捉不到鱼,也有些麻烦了,直起腰看看若琨,也觉得他的建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