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胖婶凑过来问。
“她跟我说,家里孩子给了点钱准备开个小超市养老。”
如今题名街彻底变样了,哪怕是犄角旮瘩都洋溢着要“发达”的气息,各种小吃店小卖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一方面是响应政府打造“食在凤城”的口号,另一方面则是饮食类远比其他店铺要容易。
像发财茶档斜对面的一家老夫妻,只是在家门口卖自家煲的甘蔗葛水,都能日入大几百。
所以,昔日的老员工说要辞职开小卖部,两位老板娘除了表示惋惜外,也只能答应。
做老板总比打工强。
想着邻居一场,虽然还差几天,但工资也按一个月提前结算给了人家。
“她骗我们干嘛?”
“我看是打算抢你们生意!”
刘奶奶绘声绘色地说着自己的见闻。
“她那老房子一楼装修得可敞亮了,招牌都挂上了,写着凤城小吃。就那味道不用看我都知道,卖的是牛杂和凉拌鱼皮。”
“跟你们这的味道简直一模一样!”
刘晓英听着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难怪最近她一直在厨房晃悠,还问了我很多问题。”
原来是在套话。
“你就都说了?”
刘晓英犹豫着点点头。
“大概说了下诀窍。”
“哎呀,你还是太单纯了!”
刘奶奶一脸恨铁不成钢。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听说过吗?这商业机密哪里能随便泄露的?她这明晃晃地偷师呢!”
江老爷子摇摇头,撇着嘴:“不厚道,太不厚道。”
在他们那个年代,饭店学徒是没有工资的。有些甚至还要花钱,托关系才能跟着大厨学艺。
她倒好,随口就把方子给送出去了。
胖婶听了气不打一处来,皱着眉头道:
“本来我还觉得阿珍勤快嘴甜,却原来做事这么不敞亮!你们说,她开小吃店也就罢了,偏偏要卖一模一样的东西!卖就卖吧,却又这样鬼鬼祟祟地套话,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说着说着便激动地站起身,气冲冲拉着刘晓英就要走。
“不行,气死我了!我要跟她理论去!”
相比之下,刘晓英倒显得冷静许多。
“算了。”
她端出洗好的草莓分给众人,顺势将一颗又大又红的塞进胖婶的嘴里,试图将她安抚。
“都是邻居。吵起来影响咱街道形象。”
“妈,你觉悟真高!”
苏禾说着,笑意盈盈地扔了一个草莓进嘴里,甜中带酸的果香立刻充盈口腔。
依胖婶的性格,说是“理论”,实则就是吵架。偏阿珍也是个精明的。
这一闹肯定两败俱伤。
“你这孩子。”
刘晓英眉眼一弯。
“我是想,咱们店也不是什么独门生意。以后这类小吃店只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像牛杂、鱼皮这一类门槛低的,味道大多大同小异。今天就算没有阿珍,明天也会有别人。”
“那……那就这么算了?”
胖婶忿忿不平地又坐了下来。
刘晓英笑着摇摇头。
“我只是觉得,与其浪费精力跟他们较真,不如花心思精进自己。真正有水平的人,一定不担心被人偷师。”
苏禾附和:
“正所谓学得了我的过去和当下,却永远学不会我的下一秒和未来。”
发财茶档何曾没有面临过类似的问题?
这两年茶饮店的竞争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残酷和激烈,配方这种东西,更是花点心思就能拿到。
只是,苏禾同样一直在跟金灿灿和苏旭说,放手让员工们去做,不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因为别人在学习模仿的时候,我们也在不断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