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拆迁,苏禾可能下不了决心离开苏岗村。
村里再怎么不堪,却有着关于一家人的温馨回忆。小桥,流水,鱼塘,蕉树……哪一处没有留下她的足迹?
可现在一旦拆迁,这些也便烟消云散。何必再跟村里人住在一起?
“你是说搬到城里?”
刘晓英听了女儿的想法之后,眉头轻皱。
“可是你姓苏。苏岗村是你和你爸的根。况且,我已经在村里生活了快30年了。”
一想到搬去别的地方,离开熟悉的交际圈,刘晓英还是缺了点勇气。
她年纪大了,换个地方,重头来过,身边可能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
“妈,你不会忘了前些年过的日子吧?”
苏禾抿了抿嘴。
村子小,所谓的亲人不亲,闲言碎语也就算了,刚开始那两年,母女俩还被王彩霞带人排挤过。
“你把苏岗村当家,可他们有把我们当家人吗?搬去新地方,咱可以把门一关,过自己的日子。想干嘛就干嘛。要是还在安置房跟他们凑一块——”
受气就是必然的!
苏禾拳头一捏。
系统的任务还是其次。她现在最想的,就是趁着这个机会给老妈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刘晓英沉默良久,最后还是没有想明白。
“囡囡,再看看吧。好吗?”
她没读多少书,突然间那么多数字,金钱,议论纷纷扰扰涌进脑子。
有点乱。
苏禾只能作罢。
没关系,离拆迁队进村测量还有好些天,她还可以慢慢说服母亲。
躺回自己床上,往日寂静的村子时不时有尖利的人声传出,像是在争吵。继而又惹来断断续续的狗叫,一改往日的宁静。
这一夜的苏岗村,家家户户显然都推迟了入睡时间,显得心事重重。
苏禾翻来又覆去,渐渐陷入沉睡。
第二天早上六点,苏记早餐店一如往常地开店。
店面不算大,只有三十多方。所谓的装修是没有的,水泥地和白墙是它的全部。简陋的折叠桌和红色胶凳点缀其中。
一切都是城中村随处可见的苍蝇馆子的样子。
操作间就在进门的右侧,也没有专门的收银台。
背后一块硕大的价目表。
素肠粉/2元
瘦肉肠/3元
牛肉肠/3.5元
加蛋/1元
茶叶蛋/2元
再多花样就没有了。毕竟平常就刘晓英一人,菜品多了忙不过来。
客人进来,点餐,给钱,然后找个位置坐好,然后等店主喊一声,便自个过来拿。
主打一个自助服务。
不过,老板娘显然是个勤快人。
墙面和地面总是打理得干干净净,店内也没有奇怪的臭味,作为一个平价早餐店,足矣。
店门打开没多久,陆陆续续便有客人上门。
“猪肉肠加蛋。”
“哟,你家闺女回来啦?”
“是啊,放暑假了嘛。”
刘晓英一边应着,一边熟练地将米浆倒入抽屉中,撒上腌过的肉沫,几颗葱花,再打一个鸡蛋。
很快,液体凝固,用铲子将平铺的粉皮裹起来,再唰唰两下切成几段,上碟。
酱油和辣椒圈,则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自行添加。
几张餐桌很快坐满,有邻近相熟的人开始闲聊。
“听说了吗?苏岗村要拆迁啦!”
“真的!昨天动员会都开了!”
“那这早餐店老板娘岂不也要发了?”
“那当然,再怎样也能赔几套房子。”
有人压低嗓音,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
“别人都是一大家子,她们家,只有两个人!”
……
几道探究的目光落在忙碌的母女身上,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
苏禾默默地收拾着碗筷,并没有察觉。
她昨晚睡得不怎么样,眼底乌青一片。像是宕机的电脑,行动起来慢半拍。
“老板娘,你都也要发财了,还这么辛苦开店呢?”
刘晓英擦了擦额头的汗,浅浅一笑。
“唉,哪里能坐吃山空呢。再说了,八字还只有一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