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第335章 皇叔忧思,共话时局(1 / 2)

自“去痕留白”之事初步了结,徐州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我深知,这平静之下,是汹涌的暗流与远方的风暴。今日,我特意前往州牧府拜会皇叔刘备。自他领徐州牧以来,虽殚精竭虑,意图在这乱世夹缝中求得一片安宁,但北方的战云,终究还是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穿过略显简朴的府衙回廊,我见到了皇叔。他正立于窗前,负手而立,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眉头紧锁,那张素来仁厚温和的脸上,此刻写满了挥之不去的忧虑。二将军关羽与三将军张飞,一如既往地侍立左右,神情肃穆。

“子明(陆昭的字),你来了。”皇叔转过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眼中的忧色并未消散。

“昭,拜见皇叔,见过二位将军。”我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坐吧。”皇叔示意我落座,自己也缓缓坐下,长叹一声,“子明,如今北方形势,实在令人寝食难安呐。”

我知道他指的是官渡。袁绍与曹操,两大巨头,倾尽国力在官渡一带对峙,数十万大军云集,这场战争的规模与烈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其结果,必将深刻影响天下格局,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徐州的存亡。

“皇叔所虑,正是天下大势之关键。”我沉吟道,“袁本初拥四州之地,兵强马壮,粮草丰足,声势浩大,天下瞩目。”

皇叔点了点头,语气沉重:“正是如此。袁绍兵力十倍于曹孟德,此战若胜,则天下大势恐将归于袁氏。而我等偏居这徐州之地,北邻兖州曹操,东北方向亦受青州袁谭(袁绍长子)影响,西面则是豫州,亦是战火交织之地。无论官渡谁胜谁负,战火都极有可能波及到我们这里。我……我实不知该如何是好,方能保全徐州百姓,延续汉室微光。”

他的担忧是实实在在的。徐州这块地盘,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但也易手频繁之处。刘备此刻的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既有对汉室倾颓的忧心,更有对自身力量薄弱、难以掌控命运的焦虑。

“皇叔仁德,心系苍生,昭深感敬佩。”我先是肯定了他的出发点,随即话锋一转,“然,昭斗胆以为,此刻我等最应做的,并非过早忧虑战后之事,而是立足当下,固本培元。”

“固本培元?”皇叔眼中露出一丝疑问。

“正是。”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笃定,“官渡之战,虽声势浩大,但战局瞬息万变,胜负尚未可知。曹孟德虽兵少,然其人用兵诡诈,意志坚韧,未必没有一搏之力。我等此刻远在徐州,对战局影响有限,与其将心力耗费于遥不可及的猜测,不如专注于自身。”

我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昭以为,徐州当前要务,唯‘深挖洞,广积粮’六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