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工藤新一不知道琴酒的诋毁,还在回复凶手好友对坐在死者身后、同样能实施这一手法的两个黑衣男人的指控。
“不,他们虽然看起来很可疑,但不是凶手。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坐过山车,但警察一来,他们就非常想离开,态度也变得不好,这点很奇怪。
因为如果他们是凶手,决定用这种方式动手时,应该早就料到警察的到来……”
工藤新一在和凶手的朋友沟通证据,伏特加感受着大哥的状态,陷入了沉思。
别说侦探不知道大哥为什么突然改变态度,在警察那边玩儿这么一出,连他也没搞清楚。
出事之后尽快离开说得通,可在警察面前彰显存在感,不符合大哥的行事风格。
不过坐过山车的理由还是简单的,比如疑似大嫂的存在要来霓虹……嗯?
通常情况下,过山车是评价游乐园规模和档次的重要标志。
原来这就是大哥不变更交易地点,并选择过山车的原因吗?
伏特加忽然明悟。
接着意识到,如果是这样,就找到了大哥最近变化的原因。
伏特加陡然放松,回神发现侦探已经通过言论打破凶手的心理防线。
凶手跪地承认自己的行凶事实,哭诉对方抛弃自己另寻新欢爱子的过往,痛苦地说:
“所以、所以我准备在两人第一次约会的过山车上,用他送给我的项链把他杀了,再把一切嫁祸给爱子……”
伏特加:“???”
大哥,要不还是别在这个游乐园约会了,起码别上过山车,不吉利。
琴酒警觉,看了伏特加一眼,回复并删除刚收到的一条简讯,平静地移开视线。
好似对出现在这里的高中生和案件起了感兴趣。
从目前的进展和相关人员尤其是他们同伴的表现来看,这完全是一场意料之外的交集。
也就是说,警方、侦探和凶手三方之间不存在“合作项目”,三方联合为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扬名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那么警察和侦探双方联合呢?
工藤新一被媒体称为“警察的救世主”,极大降低了警方的威信,双方理应存在矛盾。
其中的高中生侦探连和女生坐过山车,都在“单方面输出福尔摩斯”,听到观众的信赖和吹捧很得意,显然自信自己的推理能力,并为此感到骄傲。
理应成熟的警方不仅没引导舆论,还推波助澜,下面的警察在破案过程中重点参考对方意见,等等——
琴酒看了眼穿着橘色西装的现场警察,警衔为警部,年龄在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
他顿了一下接着思绪,对方体型肥硕,这个年龄还在警部,大概率是非职业组,晋升的希望约等于零,确实存在破案现场摆烂的可能。
前提是他们没有以超快的速度赶到这里,也没在意识到自己身份可疑的时候身先士卒,前来试探。
来到现场的警察是想抓住凶手的。
确定这点,琴酒勾了勾嘴角,隐约猜到这些人推崇侦探,尤其是协助打造“尚未成年的高中生侦探”这一称号的真正原因。
他对“破案”不感兴趣,猜到其中的可能后,恰好听见当前这一案件的进度。
警察在凶手的包里发现了大量的安眠药,说是准备在杀亖那个男人之后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