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前世每次过年都觉得索然无味。
一来自己没有什么亲人,二来钢筋水泥丛林里确实也少了很多温情。
但现在山寨里却是不一样了,三四十个人聚在一起挂桃符,放鞭炮,热闹无比。
辛兴宗的爹娘正是那天晚上接待元嗣的老两口,也都接到山寨里来。
山寨里弟兄们不乏多才多艺之辈,杀猪宰羊不在话下,居然还有几个擅长厨艺。
除夕之夜,大家欢聚一堂,酒山肉海,大排宴宴。
辛兴宗高喊道:“我活了二十三年,只有今天最快活!”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气氛热烈。
杨元嗣说道:“大家想以后天天如此快乐,我有几句话说。”
众人听他如此说,都安静了下来。
杨元嗣举起酒杯说道:“大家知道我以前也有一个山寨……”
景川和刘十三都沉默了,七巧啜泣起来。
“失败不可耻,不知道总结经验才可耻。”
“人无信不立,山寨无规矩不行,今天我要立下几条规矩。”
其实这件事在杨元嗣想了很久,他觉得借着今天这个场合说出来比较合适。
要跟这些人讲什么为国为民的大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
跟他们交流就要言简意赅。
杨元嗣严肃说道:“咱们替天行道,不可滥杀无辜,欺辱妇女,可能做到?”
“战场之上有进无退,令行禁止,可能做到?”
“既然入伙,义气为重,背叛山寨,千刀万剐,可能做到?”
辛兴宗带头说道:“咱这条命就给了寨主了,谁不答应,我先捅他五七个窟窿!”
堂下群情激奋,纷纷要求歃血为盟,对天起誓。
杨元嗣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这些仪式看的还是非常重的。
于是众人都饮了血酒,将杨元嗣推到第一把交椅上,拜了三拜。
从此杨元嗣就是真正的寨主,这些人的身家性命全部都要依靠于他了。
大家喝了一夜酒,尽欢而散。
山寨里的钱粮还算充足,杨元嗣又让辛兴宗下山去接了几家老弱进寨。
寨子里的人气也逐渐兴旺起来。
山寨里最多的还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这个时代又没有手里电脑。
所以打熬力气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发泄方式。
刘十三整天跟山寨弟兄们相扑为戏,乐此不疲。
杨景川的腿伤也慢慢恢复了,元嗣也逗他较量些枪法。
山寨里有上次抢的萧衙内的十几匹好马,辛兴宗是所有人里面马术最好的。
令元嗣吃惊的是,他居然能读书识字。
在渤海能读书的多数都是贵族子弟,这辛兴宗靠着偷听偷看就能学会书写。
说明他天资很高,而且胸怀大志。
这些都是之后元嗣才发现的,现阶段他的特长就是一个战马通。
他不但能分析各种战马的优劣,说起骑兵战术也头头是道。
这样的人辽国居然只拿他当做一个养马的奴隶来对待,岂有不亡之理?
杨元嗣前世看了不下十本关于骑兵作战的理论,拿来跟辛兴宗的实践相互印证,受益良多。
用二三十骑兵就能玩儿出好几种不同的花样。
马上就要正月十五,山下陈家镇跟往年一样,有热闹的社火。
刘十三和七巧都吵着要一起去。
山上也有四五个跟七巧年纪相仿的女孩儿,正是爱热闹的年纪。
元嗣也只能由着他们,答应一起下山。
陈家镇有个七百多户人家,也有四五处酒楼。
杨元嗣由着刘十三他们去打闹,自己却找了个路边酒馆自斟自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