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说个重点:如果我真娶了个长得像“纯元皇后”的福晋,四哥会怎么想?
(模仿雍正)“二十一弟啊,你这福晋……怎么看着有点眼熟?”那我还能活到乾隆朝吗?早被四哥以“大不敬”罪名圈禁了!
所以啊,各位编剧、网友、营销号,求求你们了!(拱手)别再给我福晋加戏了!她就是个普通的宗室福晋,不是什么“纯元皇后替身”!四哥的白月光是奏折,不是虚构的纯元皇后!
哦对了,下次再有人说我福晋像甄嬛……(掏出一张祖大寿画像)来,看看她祖宗长啥样!
各位,今天咱们得好好聊聊我的儿子问题,因为托电视剧的福,大家都以为我的儿子就是允礼过继给我的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其实我有两个亲生儿子——弘昂和弘旬。他俩要是活到成年,现在史书上可能还能多写两笔,可惜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滋味,四哥估计都没尝过。
不过,最离谱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我儿子没了之后,乾隆大侄子一拍脑袋:“二十一叔没后人了?没事,我把我儿子永溶过继给他当孙子!”
你们听懂了吗?乾隆和我同龄,他的儿子过继给我当孙子!放现代就是——你和你同学同龄,结果他突然说:“叔,这是我儿子,以后就是你孙子了!”
(模仿乾隆语气)“二十一叔,您看这孩子多机灵,以后给您养老!”我谢谢您啊大侄子,您这是给我养老还是给我添堵?
唉,你们知道吗?生在帝王家,最大的悲哀不是争不到皇位,而是——你明明是个文艺青年,却总有人劝你去搞权谋!
我四哥雍正登基那天,我十二岁,别的兄弟在琢磨怎么站队,我在琢磨——“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底怎么临才能不跑偏?”结果我十哥拍拍我肩膀说:“二十一弟啊,你得有点政治觉悟!”我?政治觉悟?我的觉悟就是——董其昌的画比年羹尧的奏折好看多了!
来来来,都看看,这是我画的《溪山清远图》!不是我吹,当年在宫里办书画展,连我皇阿玛康熙爷都点头说:“嗯,老二十一这笔墨,有点意思。”结果我四哥登基后,某天突然问我:“胤禧啊,你这画……能变现吗?”四哥,我是画山水的,不是画年画的!
有些人总以为,皇子嘛,要么夺嫡,要么躺平。可我偏不!我要做紫禁城里的文艺标杆!你们知道每天天不亮就要去上书房读书有多痛苦吗?《四书五经》背不完,还要练满文、学骑射……
但你们猜怎么着?我偷偷在课本上画小人儿!喏,这是我在《论语》边上画的孔子——(展示)看,孔子骑青牛,是不是比干巴巴的“学而时习之”生动多了?
后来我四哥搞整顿,查抄贪官,天天在养心殿批奏折批到半夜。
(模仿雍正伏案疾书状)“查!严查!一个不留!”
我呢?(悠闲状)我在书房泡壶茶,对着窗外的竹子写生。四哥批的是“知道了”,我批的是“画完了”!
其实啊,我们爱新觉罗家艺术细胞最强的,除了我,就是十哥胤?。不过十哥比较惨,他喜欢的是西洋钟表,整天拆了装、装了拆。
(模仿十哥)“二十一弟,你看这个发条,它不转了!”“十哥,您再拆,皇阿玛就该把您发配去修更漏了!”
你们现代人总说“斜杠青年”,呵,我才是真正的“斜杠皇子”!画家/诗人/书法家/业余吐槽选手。对了,我还给四哥的奏折写过批注!“此画构图尚可,然笔墨稍显滞涩,建议多用披麻皴。”……哦,这是户部的账本啊?那没事了。
其实吧,生在皇家,搞艺术是有风险的。你画得太好,别人觉得你不务正业,,比如那个宋徽宗;你画得不好,别人觉得你丢爱新觉罗家的脸。所以我后来总结出一条生存法则——“画得比文人好一点,但别比专业画家好太多。”这样四哥就会觉得:“嗯,二十一弟虽然不成器,但至少不惹事。”
这是我晚年画的《江山胜览图》。有人说,你这画里怎么没有紫禁城啊?因为我的江山,在笔墨之间,不在权力之巅。所以啊,那些野史非要给我加戏的,省省吧!
“本皇子,只卖艺,不卖身!”
灯光渐暗,退场时突然回头——
“哦对了,我的画现在拍卖行什么价?要不……我让永溶开个直播间?”
喜欢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请大家收藏: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