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情怀

第121章 梯田5梯田表彰会(1 / 2)

高丰收迅速再次着手安排值班工作,力求保障电机后续运转监测的万无一失。

郑爱春得知消息后,醉醺醺地赶来,执意要加入值班队伍。

他主动请缨道:“我技术熟,这值班我得上!”

高丰收看着他满脸醉意,无奈又坚决地摆了摆手,耐心劝道:“老郑,你喝成这样,回去好好休息,值班的事儿交给我们,你就放心吧。”

好说歹说,才把郑爱春劝回。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袁国富也凑了过来,同样要求值班。

高丰收满脸担忧,目光紧紧盯着袁国富,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看看你,这酒喝得比你师傅还多,今晚不回家休息,身体能扛得住吗?”

袁国富满不在乎地一挥手,大着舌头说:“领导,您就放心吧,这点酒对我来说,小意思,真没事儿!”

高丰收见他不听劝,便提起之前的事试图让他改变主意:“上次受伤的事儿,你都忘啦?身体可得注意啊。”

袁国富却依旧坚持,甚至提出和高丰收一起值班:“真没事儿,领导,要不咱俩一班,有我在,您也能省点心!”

又一周过去,高丰收将申请制造电机的报告呈递给谢云旺等厂领导。

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技术和检验部门展开全面鉴定。

经过严谨细致的评估,最终一致同意了这份报告。

自此,采购部件、卷线加工以及生产电机正式成为机电车间一项重要且常态化的任务。

与此同时,厂领导还下达新的任务,要求铸造和工具车间深入研究电机部件自主生产的可行性,力求实现电机生产全流程的自主把控。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机电车间对东厂房进行了重新规划。

他们将未安装的变压器及大型器件小心地靠边归拢,在这片腾出的空间里正式成立了卷线组。

此后,卷线组便承担起为工厂生产的自制设备、非标设备提供配套电机的重任,成为工厂生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回首前一阶段的努力与成果,高丰收心中满是欣慰,他愈发坚信,这里就是他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

另一边,房选来到河道,望着那两块石头,心中百感交集。

他缓缓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块立着的断石,口中喃喃自语:“造孽、造孽啊,灵石灵石,恳请你化解自身的烦恼与愤怒,修身养性,早日脱离这尘世苦海。”

此时,李风顺和周山恰好路过,看到房选的举动,十分好奇,跳下路旁,围了过来。

周山听闻房选这番为石头超脱的言论,满脸疑惑。

在他的认知里,人、动物、树木和植物有生命、有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可石头竟然也能化解烦恼、修身养性、脱离苦海,实在让他难以理解。

房选见状,耐心解释道:“万物皆有灵。小飞虫寿命仅有一天,所以它的每一秒都在不停运动;人有百年寿命,故而有童年、老年之分,还有每日休息睡觉的过程;而石头拥有亿年寿命,它的‘睡觉’过程,有时以百年计,有时则以万年算。你看它一动不动,说不定就是在沉睡呢。”

“那人们把石头炸碎的时候,它也不吭声,难道不疼吗?”

“你去澡堂搓下的泥,原本也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为什么搓掉它你没感觉呢?被炸下的石头也是如此,它就像是石头生命中的‘泥巴’,脱离了也无关痛痒。”

“那石头的心在哪里呢?”

“这个我也不清楚。也许在地球深处,也许在浩瀚宇宙之中,又或许就在那细小的石头粒里,毕竟佛说‘一砂一世界’啊。”

全县学习大寨建设梯田暨批林批孔表彰大会即将在三天后于县里隆重举行。

兰春红满心期待,打电话联系杜武。

运输办公室的同志接到电话后,赶忙跑到司机班,杜武匆匆赶来接起电话,得知兰春红后天要去县里开会的消息。

他心中一动,暗自思忖,要是能在去城里的时候拉上兰春红,她肯定会很高兴。

于是,他转身走进调度室,笑着递给调度一盒“前门”香烟,客气地问道:“哥,后天有没有去县里办事的业务安排呀?我想去跑一趟。”

调度接过烟,笑着说:“还真有,供应科要车,后天去县里办事点取电器件,你想去的话,跟供应科的老邵沟通一下吧。”

杜武赶忙去找老邵,沟通妥当后,第三天一大早,他便开车接上老邵,又前往程屯接上兰春红。

兰春红从家里出来,老邵十分识趣,主动下车,让兰春红坐在里面,自己则坐在外面。

老邵还开起玩笑:“你俩靠得近,想怎么亲热都行,我在边上睡觉,就当没看见。”

兰春红一听,脸上泛起红晕,娇嗔道:“大哥,你可别这么说,哪有大伯哥逗弟妹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