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情怀

第28章 库房1四个一样(2 / 2)

天色太黑,找人实在困难,周山当“鬼”的时候,找了半天找不到人,便大喊:“不玩了!”

其他人都笑他耍赖,随后各自回家。

夜深了,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常永梅坐着自行车回到团结街。

还没进沟,她就让麻三田停下车,自己步行向家走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常永梅是一名仓库保管员,主要负责物资的保管和收发工作。

她刚到三线时,住在向阳街,和麻三田是邻居。

团结街住宅完工验收第十栋的时候,赵福田就找领导软磨硬泡,分到一套房后搬了过来。

常永梅心里虽然舍不得麻三田,但也没说什么。

她和麻三田在奎龙时并不认识,到了三线成了邻居,后来又都分到供应部门,常永梅当上了保管员,两人家里家外见面的机会很多,一来二去就熟络了。

常永梅觉得麻三田不容易,妻子在城里怎么都不肯来,三十多岁的男人独自生活,实在艰难,心里很是同情。

库房位于厂区进大门后的第一条山沟里,这条沟大家都叫它头道沟。

头道沟狭长且蜿蜒曲折,因此这里的十三座库房分布得很分散。

这种分散布局其实有很大好处,敌机轰炸的难度大大增加。

王国庆设计库房的时候,经过多日测绘,按照设计要求,未来三线供应需要三十多间库房,领导指示每条沟都要设置库房,头道沟作为供应的大本营,库房数量必须多一些。

测绘时,基建人员觉得这条沟太窄,不好设计。王国庆最初提出只建七间,彭大军、宋东方不同意,要求最少建十三间。

无奈之下,王国庆只能按照依山、分散的原则,绞尽脑汁进行设计。

也许是设计巧妙,也许是分散布局合理,图纸顺利通过审核,建成验收后,还得到了部里、省里以及西部三线指挥部的嘉奖和表扬。

常永梅负责的机电库在头道沟的最里面,是十三个库房中距离最远的。

每天爬坡让她疲惫不堪,一度想找领导申请调动,但又想到自己刚到新单位,便不好意思开口。

刚入职时,常永梅业务还不熟练,带她的师傅手把手教了她一个星期。

师傅去接手另一个库房工作时,把自己手头的保管制度借给了她。

白天工作繁忙,空闲时间较少,她就把制度带回家,晚上一边抄写,一边理解,一边背诵。

凭借着这股要强的劲头,她很快就把制度背熟了 。

一天,谢云旺带领着几个部门领导前往库房进行检查。

走到常永梅负责的区域时,谢云旺停下脚步,转身问她:

“小常,你知道库房物资管理的‘五化’‘五清’‘四号定位’‘四个一样’分别指什么吗?”

常永梅挺直腰板,声音洪亮且自信地回答道:“知道!”

“好,说来听听。”

常永梅条理清晰地说道:

“‘五化’是指储备定额化、保管科学化、摆放五五化、储存系列化、仓库整洁化;

‘五清’即数量清、账卡清、质量清、资金清、用途清;

‘四号定位’为库号、架号、层号、位号定位;

‘四个一样’则是库外物资与库内物资管理一个样,废旧物资与好料管理一个样,代管物资与本厂物资管理一个样,零星物资与整批料管理一个样。”

“不错嘛!小常来干保管没多久,业务却这么清楚。行,那我们看看物资摆放情况,再抽查几项物资,检验检验你是不是真的行。”

供应科长站在一旁,心里有些担忧,赶忙说道:“领导,小常才刚干不久,业务可能还不太熟练。”

“别紧张,就是随便问问,又不是正式考核。小常,把账本给我。”

常永梅迅速递上账本,谢云旺一边翻阅,一边提问:“电笔放在哪儿?库存有多少?”

常永梅脱口而出:“第十三架第二层第八排,有二十七支。”

“去核实一下。”谢云旺示意财务科长前去查看。

财务科长查看后回来报告:“没错。”

谢云旺接着又问:“那电压表呢?”

“第二十五架第四层第一排,有四块。”

众人再次核实,结果依旧准确无误。

谢云旺满意地点点头,称赞道:“记忆力相当不错,看来是真有本事,行!”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三线情怀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