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第601章 火星上种一颗巨大的土豆(2 / 2)

他们的航行目的地就是火星。

在经过一周时间的航行之后,这艘太空采集船进入了火星轨道。

“029号太空采集船抵达火星,等待后续指令。”

...........

当太空采集船的船长在发出信号之后,等待了大约十二分钟之后,方才接到1号智能AI传来的指令:“按照既定计划展开作业。”

这也是现在星际通讯的无奈之处。

虽说电磁波能够达到每秒30万公里的恐怖高速,但此时火星距离蓝星足足有一亿公里以上。

因而电磁波信号来回传递所消耗的时间就很多了。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赵小侯也是有想法的。

只不过现在他太忙了,压根就抽不出时间来研究这个,只能够在2号智能实验室里设立了一个项目,先让那些科研人员研究着,至于能不能研究出成果。

赵小侯感觉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够研究出一些基础性的东西,也算是不错了。

在接到1号智能AI传来的指令之后,随着船长的命令,太空采集船的后舱开启,一个绿色的巨大球体随即就朝着火星坠落下去。

这个直径超过30米的绿色球体不断加速,最终砸在了橘红色的火星地表上。

巨大的冲击力随即就掀起了红色的沙尘暴,朝着四周扩散出去。

而原地则留下了一个直径仅40来米的大坑。

在十多米的坑底,那个绿色球体开始不断吸收冲击时所形成的热量,然后就好似一颗种子,顶上裂开,长出了一根硕大的绿色藤蔓。

绿色藤蔓生长速度极快,仅仅一个小时不到,就长出了大坑,然后开始分支,朝着四周蔓延出去。

同时,在分支的绿色藤蔓上也开始长出一片片绿色的巨大叶片。

在太空采集船的记录下,火星上出现了一小点绿色,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绿点不断扩展开来。

凭借着火星稀薄二氧化碳以及地下少量的水分,在短短一周时间之后,这片绿色就扩大到了数千平方米。

一个月后,这片绿色就扩大了数平方公里。

同时,无数根系朝着火星地壳之下钻入,不断将各种矿物乃至于水分吸收。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转换提炼之后,汇聚到藤蔓上结出的果实内。

这个时候,太空采集船就将一些机械工具车投放到火星地表,对这些果实进行采摘分析。

分析的结果也很快传输给了1号智能AI。

当忙着研究的赵小侯被2号智能AI提醒后,就查看了分析的数据报告。

说白了,这种生物行星殖民球所生长出的藤蔓就是一种由高等植物与藻类结合的基因改造产物。

它的根系能够高效的钻入地下,提炼矿物,吸收水分,所有消耗的能量都是由阳光提供。

所结出的果实内就是纯度达到99.999%的各种金属或者非金属内核。

就现在的报告结论而言,这种生物行星殖民球能够采集提炼49种金属以及9种非金属。

喜欢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请大家收藏: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