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校花重生了,我直接躺赢

第226章 刮起席卷高校商圈的新潮风暴(1 / 2)

燃雪创联向社会招募本地下岗职工。

这不是一件小事。

方燃又被叫去开小会。

规格很高。

财大几位主要领导悉数出席。

气氛严肃中透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期待。

问询就两个方面。

一是,燃雪创联是否有炒作意图,如何保障下岗职工获得稳定收入、实现长期就业。

二是,燃雪创联的外卖配送前景如何。

方燃心如明镜。

关于燃雪创联‘网上下单配送到家’业务一直没有中断,这一块从推出开始就是盈利。

只是量小利润微薄。

领导们聚焦所在,无外乎外卖配送业务扩大之后能否赚钱,而不是虎头蛇尾。

外界质疑肯定会有。

但只要燃雪创联的外卖配送业务稳定发展,就会用实打实的业绩堵住悠悠众口。

与投行正式谈判之前。

强烈建议财大能以更开放进取的姿态,追加投资,换取更高比例的持股。

领导以燃雪创联展开业务后所取得的成绩如何,再酌情追加投资。

错过天使轮投资,后续的A、B、C、D轮融资,财大再想以低成本获取高份额股权,可就难如登天了。

再直白点,资本运作根本就不是财大玩得起,除非获得政府支持争取低息专项贷款或银行授信。

否则,财大股权注定会被稀释再稀释。

当然也很理解财大的审慎。

毕竟是高校非国企。

商业投资在当下一举一动都容易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舆论风波。

燃雪创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需要依靠财大这块‘金字招牌’,既然领导们有顾虑。

那当然得解释清楚。

回答也很干脆。

不存在炒作,财大大学生兼职配送员,无法做到全职,严重制约燃雪创联的外卖业务。

外卖配送员并不是全部招聘下岗职工,只是优先,招聘本地人是因为配送需要对周边很熟悉。

本地人天然具有优势。

且与网站注册用户易沟通。

至于外卖配送前景如何。

财大入驻燃雪创联管理层已经很了解相应运营模式,可提供一份详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与盈利预测数据。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

“不事张扬,踏实耕耘,自有回响。”

领导们虽然没有当场表态,但方燃从他们的表情中就能看得出,这事基本稳了。

关键‘不事张扬’,这个戳中他们心窝子了。

大肆宣扬就是有炒作嫌疑。

正当招聘。

相关部门自然会看在眼里。

等身穿暗红色印有‘财大·燃雪创联’配送服的配送员们,穿梭在大街小巷,踏踏实实地配送,实实在在地做出成绩。

不用财大去邀功。

自有相关部门来主动表彰,各种政策扶持也随之跟着到位。

开完小会。

也到了中饭的点。

方燃骑着自行车去接夏小雪,而后去往一食堂,路上将被叫去开小会告知。

夏小雪丝毫不奇怪。

这事若放在其它公司很正常的商业行为。

哪怕敲锣打鼓的大肆宣传都没人去较真,有本事做出成绩,自然会得到相关政策扶持优待。

可燃雪创联背靠财大。

那就比较敏感。

即使在招聘广告上未注明‘下岗职工优先’。

而入职职员大部分都是下岗职工。

这样依旧会招来‘借公益炒作’的无端猜测。

“既然曲处长那么想进步,将这事已经汇报了,等财大最少给个比较正式的口头答复再行招聘吧。”

方燃‘嗯’了一声。

没办法。

体制有体制的规矩。

既然燃雪创联具有国资背景那就得遵守。

根据领导们的语气表情。

基本没问题。

一两天就会给个明确回复。

“对了,燃雪网也应该增设评论区,让用户对商品进行评价,也可实时采集用户所需,这节省市场部很多调研时间和成本。”夏小雪建议。

方燃目视前方。

笑着说。

“你是总经理助理,又是市场部部长,这点小事直接跟技术部打声招呼推进就行,哪用得着跟我请示。”

夏小雪搂着方燃的腰。

也笑嘻嘻地说。

“后宫不能干政。”

“不向皇上请示怎么行呢?”

方燃闷咳一声。

逗逗夏小雪。

“后宫?”

“如此说来,那朕可要补上三千佳丽了。”

夏小雪冷哼一声。

探手对着方燃的腰就是狠狠一掐。

打打闹闹前面不远就是一食堂。

方燃见食堂公示栏前围了不少学生。

不用看就知道多半是关于下午正式换发财大校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