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第331章 大战将至(2 / 2)

有匈奴兵进帐,说是刘胤请安南将军去中军议事。

李晓明心中纳闷,心想这刘胤也是官僚的很,闲了一上午不说议事,

大晌午的正是吃饭点,议个屁的事呀!

“小瑞,记得把我的饭给我盛回来,等我回来了吃。”

李晓明交代完,就跟着匈奴小兵去了中军,

一进幄帐,只见众人早已到的整整齐齐,

刘胤居中坐在一张大案几之后的胡床上,面色不好,

路松多在下面一侧站着,也是神色严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见李晓明来到,刘胤做了个深呼吸,说道:“斥侯来报,果然如贤弟所说,

对岸三个营寨的叛军,都在制作木筏,

西边也传来消息,秦州方向又向此处增兵万余人,估计明天就到了。”

李晓明吃惊道:“秦州居然又增兵了?若是援军到来,那岂不是三倍于我军?

要是这样,那明日肯定就是叛军渡河决战之时了。”

“哼......”

路松多对李晓明吃惊的态度十分不满,冷哼一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身为大将,怎能一闻敌兵将至,就如此惊惧?”

李晓明正色道:“事关生死存亡,如何不惊?”

刘胤向路松多摆了摆手,问李晓明道:“贤弟料敌之准,令本王佩服,

只是如今形势愈发对我不利,接下来我军该如何应对呢?”

李晓明向刘胤拱手道:“殿下,请速派人去周边各郡求援,

敌兵三万有余,我军至少也得有个两万左右,才能有些把握。”

刘胤闻言,将脸别过一边去,

路松多言辞不善地说道:“你说的都是些废话,若能求得援军,我等众人何至于如此发愁?”

李晓明奇道:“虽然陈仓、大散关的援军不好请,

可临近的其它郡县,如安定郡、阴密县,怎会不愿意支援?

毕竟,同为赵国属地,这是互帮互助的事。”

刘胤眉头紧锁,说道:“因石虎率军南下,朝廷从附近各郡县都抽调有兵马,

咱们因与陈安叛军对阵,才免了派军出征。

眼下附近各郡的兵力,都只能自保,哪里还有援军给咱们?”

李晓明心想,秦州叛军如此势大,且骑兵众多,若是匈奴人一旦溃败,

我们这数十号人,恐怕也将不可避免地陷入险境,跑都不一定能跑得赢,

总得想个办法才好。

(本章结束)

正史资料:陈安原为晋朝宗室将领,秦州刺史司马保帐下都尉,勇猛异常,

作战时左手持七尺大刀,右手拿丈八蛇矛,极擅带兵,有勇有谋。

后来与司马保部将张春不和,被张春刺杀,陈安受伤逃遁,之后投降前赵。

司马保被部将杨次杀害后,秦州由司马保之子司马瞻,继承秦州刺史之位,

前赵皇帝刘曜命陈安率军讨伐司马瞻,经数战擒获司马瞻,司马瞻送往长安遭刘曜杀害。

陈安又在司马保灵前,斩杀杨次,以祭奠司马保,遂占据秦州。

后来他在秦州纠合陇上氐族、部分羌族和杂胡部落,拥兵十多万,

自称大都督、大将军,雍、凉、秦、梁四州州牧、凉王。

并在秦州起兵反赵。

太宁元年,陈安被前赵击败并斩首。

陈安是一代枭雄,重情重义,后人评价:陈安善于抚慰军中将士,和他们同甘共苦。

陈安死后,陇上人想念他,因此为他作一首《壮士之歌》:“陇上壮士有陈安,驱干虽小腹中宽,

爱养将士同心肝。?骢父马铁瑕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骢窜严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作诗赞他:《杂歌谣辞·司马将军歌(代陇上健儿陈安)》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喜欢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请大家收藏: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