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赵高独霸朝野(2 / 2)

到了翌日,李斯应约而至,胡亥正在斗鸡,恨声说道:“他烦不烦呀!去,告诉他,有什么事找郎中令说。”

内侍还未走出宫门,赵高来到身边:“慌慌张张地,干什么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内侍便将李斯求见,皇上如何烦他之事说了一遍。赵高道:“李斯贵为丞相,汝若将皇上的话如实回他,叫他颜面何在?汝不妨这样说,皇上贵体有恙,叫他明日再来。”

内侍不敢不应,便照着赵高之言,对李斯说了。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李斯又早早地来到宫门,恭候胡亥。胡亥见李斯一连三日求见,还祝他贵体早康,十分恼怒:“朕无病无灾,他祝的什么?莫非要朕早死不成!”

赵高乘机进谗道:“先帝驾崩沙丘,遗诏应立扶苏,经臣反复劝说,李斯方才同意由臣改诏,但有一个条件,皇上登基之后,裂地封他一个王位。臣代皇上应允下来,谁料他竟当真,几次催臣转达皇上,欲要为王。臣说道,先帝行封建之制,贵为骨肉者也未有寸土之封,汝作为一个外姓人,竟有此念,实在不该。他听不进臣之良言,与长子李由私下谋反。近日连来求见,定有歹意,不可不防!”

胡亥听了似信非信,赵高复又说道:“楚盗陈胜等人,皆是丞相旁县子弟,为什么得以横行三川,且未闻李由出击,这就是丞相欲要谋反的真实凭证。”

胡亥虽说昏聩,尚不至于昏聩到如此地步,仅凭赵高一言,便将李斯拘捕。沉吟良久道:“爱卿之言,朕并非不信。怎奈事涉丞相,案情重大,不好草率,朕这就遣使,去三川查访李由,若他确有通盗之事,朕定斩不饶。”

赵高道:“陛下若要遣使,臣举荐一人。”

胡亥道:“谁?”

赵高道:“咸阳令阎乐。”

胡亥道:“此人朕也认得,一副精明之相,那就遣他去吧。”

此阎乐乃何人?

阎乐是赵高的女婿。

赵高是一宦官,会有女儿、女婿吗?

有!赵高者,赵国代城人也,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大户人家,未曾进宫之前,苦恋着一位姑娘,姓马名珍珠。这珍珠是赵高的表姐,她也很喜欢赵高。只因赵高家贫,一对鸳鸯,硬是被马贵驱散。马贵是珍珠之父,赵高的姑爹。

为了逃避赵高的纠缠,马贵举家西迁秦之栎阳,并将珍珠嫁给了一个名叫张亮的阔少。出嫁那日,赵高扮成贺客,潜入洞房,一刀捅死了张亮。这一刀,引来了一声惊呼,一声惨叫。同时,也引来了表姐的公公和家丁,将赵高五花大绑押到官府,脚下留给赵高的路有两条,一条去枉死城受死,一条受阉为宦,赵高选择了第二条,凭着他的狡诈和机智,竟然爬到了中车府令的高位。

赵高一当官,便想到了他的表姐,遣人四处打听。是时,珍珠早已嫁人,且生有一女,小名贝儿,酷似其母。十三四岁的年纪,便姘上了当吹鼓手的阎乐。赵高无子无女,索性来一个兼容并蓄,将这一家三口,一块儿接进咸阳,及至做了郎中令之后,禀明秦皇,授了阎乐一个咸阳令的官职。

阎乐因赵高而贵,由他出面查访李由谋反之事,一查一个准。且是,李由已死,死无对证。既然儿子犯了谋反之罪,做父亲的便该连坐。李斯好歹也在秦廷经营了四十年,岂能没有耳闻,且是,亦有人暗中告之于他,说赵高要他面谏胡亥,实乃一个阴谋。

为政四十年,官居左丞相,竟然被一个无根宦官耍了。李斯越想越气,一不做二不休,趁阎乐还朝之前,上疏劾奏赵高,历陈其罪。

胡亥收了李斯劾书,略略扫了一遍,便对身边的近侍说道:“郎中令为人,别人不知,朕还能不知吗?清廉强干,下知人情,上适朕意,朕不用他,还用何人?李丞相自知心虚,还来劾诬郎中令,真是可恨!”

说毕,将劾书抛到地上。李斯见胡亥不从己谏,又去邀同右丞相冯去疾,联名上疏,再次弹劾赵高。胡亥正恼着去疾,皆因两月之前,去疾上疏胡亥,请罢修阿房宫,并减去四方徭役。

胡亥阅书大怒,愤然作色道:“朕贵为天子,理应肆意极欲,尚刑明法,使臣下不敢为非,然后可制御海内。试看先帝起自侯王,兼并天下,外攘四夷,所以安边境,内筑宫室,所以尊体统,功业煌煌,何人不服?今朕即位二年,群盗并起,身为丞相不能禁遏,反欲将先帝所为,尽行罢去。是上不能报先帝,次又不能为朕尽忠,这等玩法的大臣,还要之何用呢?”

幸亏子婴在旁,反复劝解,亥怒方息。子婴者,始皇异母幼弟。胡亥幼时,在池边玩耍,跌入水中,被子婴之母救起。故而,胡亥为帝后,诛杀骨肉同胞,累及叔侄并甥男甥女,唯子婴得以幸免。子婴也不知出于感恩,抑或是惧亥淫威,佯装与其亲近,隔三岔五总要去禁宫一趟。

胡亥因子婴之言,没有将去疾治罪,已是皇恩浩荡,这一次,又跟着李斯起哄,胡亥如何不恼?偏在此时,赵高有事进宫,向胡亥谏道:“李斯、冯去疾,倚老卖老,与陛下作对,若不严惩,何以立威?且是,那李斯纵子谋反,已经查实。冯去疾一向与李斯交好,怕是一个同谋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