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有人愁,这句话,在香江股市上非常的应景。
外资是聪明钱,此次股灾发生之前的两个月,就开始套现跑路,当然,王达成的证券天团也在此列,这些外资具体有多少,就不为人所知了,据说是有三十亿港币。
香江的韭菜还是不成熟的韭菜,是不合格的韭菜,一旦发生恐慌,就发生连锁反应,而香江殖民政府却没有作为。
4月10日,四家交易所和银行负责人紧急约见财政司夏鼎基(Philip Haddon-Cave),商讨“救市”策略。
而港府与带英政府一脉相承,秉承所谓自由主义原则,经济政策上亦是“放任主义”,照理说不应该出面干预股市。然而情势危急,政府如果再不站出来,恐怕遗患更大。
经过多轮会议,定下了之后的应对策略。港英殖民政府虽不打算直接干预股市,但公开出面支持银行的如下措施:例如押后新股上市,减少股票供应,抑压抛空炒作(融券),适当放宽股票贷款(融资),放松市场银根(放水)等等。
如果从王达成前世去世前,看到的大A,是不是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这便是所谓“不干预中的干预”。财政司夏鼎基本人虽笃信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但他也并不放弃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多年后,夏鼎基提出了着名的“积极的不干预主义”,其实早在1973年的股市浪潮中,他已经对这种理念有所实践。
不过,这种不温不火的“救市”,对于当时已势如山崩的股市来说,并无法起到稳定人心、重振市场的作用。
人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的内容依然是股票造假案以及惨淡的股市行情。悲观的情绪笼罩在市场的上空。
在这个时候,王达成的石油储备基地,那块买下来的,大屿山岛,已经完成了建设,大量的罐子送到这里。
他特意到这里来看一下,让人加强了这里的警戒,增派安保人员。
在慧达置地,林世豪的办公室里,看到女婿风尘仆仆的过来,有些心痛女婿,最后事情太多,都是女婿在外面跑,他亲自过来,帮女婿泡了一杯参茶。
“乖仔,有事安排下面的去做,你不要累坏了身体,不然阿贞就找我麻烦啦,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她折腾。”林世豪苦笑着说道。
王达成接过参茶,一边喝一边听岳父的话,说道:“谢谢老豆,我还年轻,没事的。”
“那件事情有结果了,果然如你所料,香江股市崩溃,楼市地市都会出问题。”林世豪看到门已经锁好,他才走到王达成身边 坐下,说道:“他这次出价七千万美刀,人已经在外面了,让我们把钱打到他在海外的户头上。”
“可以,这个生意我们接了,不过要晚些把钱打过去。“王达成想了想后,同意了这次生意,正值香江股灾,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没有人,一次能拿出来这么多钱,虽然五亿大佬与某社团大佬,是亲戚,但也没办法洗那么多钱出来,王达成有时候想五亿大佬的五亿,应该不是港币,要么是美刀,要么是英镑,总之,应该不是港纸,都是纸了,大佬肯定不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