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把凶手指向了熟人,那这个熟人又到底是谁呢?
没多久法医的检测有了结果,通过对之前留在现场的足迹,进行验证后。
法医认定,凶手是一个身高在一米72左右,形态偏瘦的男子,而死者李美琴的死亡原因是大量出血休克而死,死亡时间在17号凌晨一点左右。
萍乡有着4000多人,要怎样才能找到那个凶手?
如果凶手不是本地人,那岂不是要去大海捞针。
正当警方无从下手之际,他们看到了村中的监控探头,或许这里面有着警方想要的线索。
通过一段时间的排查,警方还真的在里面发现了一个疑点,在案发当天的凌晨12:30左右,一个翻斗车在监控探头下停下,之后下来一个人,在周边转了一圈。
最后,就开车向死者家方向开去。
之后,再也没有在监控画面中出现。
经村民的辨认,此人是当地居民名叫张有才,42岁,身高一米72,体态偏瘦,这不正和法医之前描述凶手体态相似呢?
同时,通过对张有才的社会关系调查后发现,张有才与死者李美琴是熟人关系,那他会不会是此案的凶手呢?
警方第一时间请张有才回派出所喝喝茶,喝茶期间张有才告诉警方,那天晚上自己是因为车胎爆了才停下,想着晚上要出去拉货,就把车开回了家,并在家里进行了修补。
然而经过侦察员调查,张有才根本不会修轮胎,而且张有才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修轮胎师傅,那他为何不找自己的父亲修轮胎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张有才作出的解释是,半夜不好打扰到自己的父亲,当天晚上也没修好轮胎,就自己回家睡觉了。
张有才的说法漏洞百出,完全不能自圆其说,加上当天其妻子并不在家,无法作证他无作案时间。
张有才的嫌疑逐步上升,为了验证他是否是真的凶手。
警方采集了张有才的指纹信息,通过对比他的指纹信息和案发现场的指纹信息高度吻合。
警方加大了对张有才的询问,可这时的张有才还是坚称自己没有杀害李美琴,那个指纹也只是自己去串门留下的。
的确一枚案发现场的指纹,并不能就可以判定张有才是凶手,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才能证明张有才是否清白呢?
这时,经验丰富的刑警队长周贤亮想到了一个办法。
之前他们已经把全村的监控,视频调取过来了,何不通过监控来调查下张有才在案发当天的活动轨迹,其中重点观察他的衣服更换情况,因为凶手在作案后,肯定会把自己的衣服换下。
4月17日也就是案发当天早上6点多钟,张有才来到了自己打工的工厂,通过对工厂的监控进行查看时。
警方发现,张有才在案发当晚穿的衣服和早上穿的衣服不同。
随即警方对张有才的家进行搜查,可让人遗憾的是,警方在其家中搜出了他所有的衣服一共3套,每一套都没发现可疑血迹。
虽然张有才有嫌疑,但这些证据也不得不让警方将他从重点嫌疑中排除,看样子凶手另有其人,可他又是谁呢?
喜欢真实刑侦案件请大家收藏:真实刑侦案件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