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追随孔过瘾,打造最强军工

第781章 鸡肋的武器(1 / 2)

主要是这两种武器的功能有点重合了,目前我们的轻武器已经完全超越敌寇,在部队配备大量的掷弹筒的话,就感觉有点浪费了。

一个掷弹筒小组需要两名战士,放在步兵班的话极大压缩了其他人员的编制,影响战场火力的输出。

以前小鬼子动不动喜欢使用猪突进攻,我们的部队使用大量掷弹筒可以做到战场炮火遮蔽,可是以现在我们的武器装备,如果敌人在用猪突战术,那纯粹就是找死。

而且掷弹筒的攻坚能力不如迫击炮,破甲能力不如无后坐力炮,被慢慢淘汰也属于正常现象。

可对于华夏的其他军队来说,这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尤其是当他们得知能从我们根据地获得大量的炮弹以及训练弹之时,那个个都是喜出望外。

其实真正算起来,各地方军队与小鬼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手里面都缴获了不少敌人的武器装备,其实就包括大量的掷弹筒。

只是可惜,以华夏的工业,除了能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手榴弹以外,适合掷弹筒使用的专用榴弹根本就生产不了,这也导致了很多缴获的掷弹筒因为没有相应的弹药而放在仓库里面吃灰,根本就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目前我们根据地掷弹筒的炮弹的产量为一个月十万发左右,再加上我们库存还有六十万发,如果全部提供给其他地方军队的话,绝对能让他们的实力提升一大截。

川军这边获得了这么大的一批武器装备,只要给他们一点时间,绝对能拉起一支十万人的军队,而且还是那种弹药充足,士气高昂的精锐部队。

主要原因是川军还从我们这边购买了大量的肉罐头,军服,军用背包以及其他的军事装备,甚至还有一个山炮营。

以前地方部队经常受国府中央军的欺负,就是因为实力不够,武器装备差,现在有了我们的支持,今后中央军要是再想欺负人的话,那就没有那么好的事情了。

而我们生产的大量驳壳枪除了低价卖给地方军队以外,还有大量装备了我们的游击队以及村民兵的。

以前一支游击队只有队长才有资格佩戴驳壳枪,现在一支二十人的游击队,基本上都有三到四支驳壳枪,火力猛得一塌糊涂。

甚至还有不少敌后游击队全部使用驳壳枪,而这种队伍被老百姓亲切的称呼为敌后武工队。

大家可以想想,在一个被敌人占领区域的小村庄,里面藏有二十名手持驳壳枪的武工队员,一旦伪军或者小鬼子小部队想要进村抢东西,估计迎接他们的将会是狂风暴雨般的子弹。

现在的华夏可不是以前的华夏了,我们根据地也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军工体系,从金属原材料的冶炼,到各种枪械和火炮的零件加工,都已经能做到自给自足。

而且在重武器方面,坦克和重型榴弹炮也已经进入到量产阶段,只不过产量方面还比较低,不过只要解决了0到1的问题,接下来一到十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同时飞机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相关的厂房和生产线都已经搭建起来,从最基础的教练机组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