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始皇亲妈后,每天种地养崽

第226章 毛诗(1 / 2)

返程很顺利,赵元溪在邯郸休息了一阵,同时将琦玉也带了回去。

路过易阳县时,易阳县令毛亨出城迎接。

“此番只是途径易阳,毛县令不必执那些繁文缛节,天色渐晚,我等得在此留宿,倒是多有叨扰。”赵元溪还记得这位毛县令,若非他当初谏言,或许她还真不太会在乎这些散落在邯郸附近的流民。

毛亨行至舆前,作揖行礼道,“太后一路辛苦,今日亲临此处,实乃我易阳之幸,只是寒舍鄙漏,恐有照顾不周之处,烦请太后娘娘见谅。”

赵元溪笑着道,“不用如此紧张,我这一路岩穴破庙也不是没有住过,你那府衙再简陋,也有片瓦遮身。”

这一路上,遇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找个山洞或者破庙,再不济那就只能就地安营,只有到了城镇才能好好休息一会。

尤其是这一路崎岖的很,远不如秦国的那些驰道,这一路上简直是对她身体素质的严峻考验。

易阳算是邯郸的大县,人口有十几万之多,接连的战乱和灾荒对易阳连番的打击,但经过这小半年的重整,民众好在已经安定下来,虽不能说富裕,但至少饿死街头的人没有出现过。

赵元溪对他的工作能力表示认可。

毛亨闻言身形微晃,神色恭敬,“臣竟不知太后娘娘受此等劳苦,臣实有愧!”

“我可没有同你抱怨的意思。”赵元溪摆摆手,她现在可是上门蹭饭的,哪有为难主人家的道理。

“是是是,太后娘娘请进。”

赵元溪跟着毛亨进了县衙,见他身侧的少年时不时朝自己这边看过来,她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她是哪里看上去很奇怪吗?还是说他认识自己?

吃饭的时候,赵元溪才知晓少年名字为毛苌,一些杂乱的记忆浮现出来,毛亨!毛苌!

史书记载,秦始皇焚书之时,毛亨携带着《诗》逃亡,后传给毛苌,《毛诗》得以流传下来,现存的《诗经》就是以《毛诗》为基础,经后世不断补充注释后而成。

正巧碰上赵元溪探究的眼神,毛苌吓得慌张收回视线,老实地垂下脑袋,不敢再往上多看一眼。

毛亨对于自己这个小侄儿有些无奈,自从听说太后会途径此处,他便昼夜期盼,只等着能一睹这位赵太后的真面目。

今日本不该是他随行,可毛亨拗不过他,只能将他带过来,不曾想他竟如此失礼。

“稚子没见过什么世面,还请太后娘娘恕罪。”毛亨连忙替他解释。

赵元溪含笑道,“无妨。”

这可是为往圣继绝学的两位大家,多看她几眼算什么失礼,赵元溪心里盘算着要怎么将他们两人带回咸阳,不过想到去了咸阳似乎也没有毛亨适宜的位置,留着这里反而能护得一方太平,便又暂且打消了这个想法。

凭毛亨的资质,只要不出意外,来日成一方郡守也不是不可能,倒是毛苌年纪尚轻,或还有另一番可为。

“既是毛县令亲侄,想来也是通读诗书。”

“不敢,小侄不过读了些杂学,实在算不得什么。”

赵元溪瞧着毛苌面上似有不服,心中不免想笑,“县令过谦了,你来说说你都读过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