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南下的时间常在秋季和冬季,我赵国秋收完成的时候,现下开春是草原的牲畜产崽、接羔的季节,匈奴人鲜少进犯,我亦会守在太后身边,不会让人伤到她。”
赵元溪附和,“是啊!而且蒙将军难道还不相信我秦国的将士吗?”
蒙恬见太后执意要去,只得让步,“那臣随您同行。”
邯郸城的郡守已经到了,之后邯郸的事宜都将交由这位郡守处理,赵元溪见过这位新来的郡守,与他曾多次交涉,是个沉稳可靠的人,迁民之事也同他商议过。
政事不需要担心,反正离了她不会有任何影响,可这驻军还掌握在蒙恬手里,他如何能轻易离开?
赵元溪问:“那邯郸城的守军怎么办?”
“守军会交于郡尉管辖,臣之前本就只是代管邯郸郡的军务。”
三人一拍即合,定下了迁民前往云中郡的时间。
命令下发下去,原本死气沉沉的邯郸郡顿时热闹起来。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字?”
众人纷纷围了上来,有人断断续续地念出来,“云中沃土千里...民户稀疏,而邯郸田亩有限,为尔等能安居...均地利...将迁民于云中。”
“凡从邯郸迁往云中者,免赋税三年,新辟土地,成年者授二十亩,未成年授十二亩,路途之上均设有粥铺,亦有官兵护送......”
“五日后即将启程,迁徙者需听从官府接引......抵达新郡,勤勉耕种,再立家业......”
众人听了个大概,“云中郡不是在极北之地吗?哪里有地可以种?”
“我在云中郡当过一段时间守军,那地方的确是个好去处,那里的马个个都长得膘肥体壮,羊肉吃起来比这里的好吃多了!”说着那人猛得咽了口唾沫,似乎在回味着当时的味道。
邯郸郡中有不少曾是云中、雁门那里的守军,不少人站出来证实了告示上的话。
许多没田没房的那些流民不免心动,留在邯郸没啥活路,虽然能给别人当佃户,说不定能活下去,但谁不想拥有自己的土地,哪怕多交些田税,那也比当佃户强多了,而且这告示上还说可以免除三年的赋税,这三年自己种的东西都归属于自己,简直就是天降的好事。
“可是那云中郡旁边就是匈奴,那匈奴人可不好惹。”有人忍不住有些担心。
“留在这也是饿死,要是哪天匈奴真的来了,爷们几个拿刀跟他们拼了!”
“现在秦人守在关口,他们瞧着比匈奴人还要凶一些,总不能让匈奴人给欺负咯!”
人群嘀嘀咕咕,心里开始盘算着要不要去,要是去的话又该怎么去?
蓼生原是从临县逃难来的,秦军大肆入侵,临县的守军根本守不住,不到两天的时间,临县就破了。
蓼生带着他的父母妻儿逃难,不曾想邯郸城这边也没抗住,他才来邯郸,邯郸就失守。
他只能带着家人继续流浪,一路上乞讨,勉强活着,结果又遇上了地龙翻身,差一点一家人都被砸死,好在他住的地方是个废弃的茅草屋,倒是倒了,但那些横梁没砸在他们身上,只受了点小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