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第199章 日军特种挺进队(1 / 2)

鲁南的夜黑得像是被泼了墨,连星星都躲进了云层。李振唐提着马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山路上。灯光只能照亮前方三尺,照不透他眉间的阴霾。

"司令,前面就是赵家峪了。"向导老赵头低声提醒,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

李振唐点点头,右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的驳壳枪上。三天前,五十一军一一四师参谋长陈贯群在视察前沿阵地时遇袭身亡,尸体被摆成跪拜姿势,背上用刺刀刻着"天皇万岁"四个血字。这是半个月来第四起军官遇害事件。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黑影倏地立起。

"站住!口令!"

"还我河山!"李振唐沉声应答,马灯稍稍举高,照亮对方年轻却憔悴的脸——是师部警卫连的哨兵。

"回令!"

"血战到底!"哨兵收起枪,声音突然哽咽,"李副官,您可算来了...师座他..."

临时指挥所设在村祠堂里。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三具盖着白布的尸体整齐排列在供桌前,烛火摇曳中,于学忠背对门口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峭。他正凝视墙上地图,右手食指在台儿庄至临沂一带反复划着圆圈。

"报告司令,总部急电。"李振唐轻咳一声。

于学忠转过身,马灯昏黄的光照出他眼里的血丝。这位山东战区的最高指挥官,此刻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岁。他接过电报,眉头越皱越紧。

"又一处兵站被端了。"他将电报纸在烛火上点燃,看它化为灰烬,"同样的手法,专挑军官下手,不留活口。"

祠堂外突然传来嘈杂声。一个满身是血的士兵被抬进来,左肩血肉模糊,却死死攥着个牛皮公文包。

"报告...我们在摩天岭发现..."士兵挣扎着递上公文包,话未说完就昏死过去。

军医陈思齐立刻上前急救。于学忠打开公文包,倒出一枚樱花形状的金属徽章和几张照片。照片上,十几个穿中国百姓服装却持日式武器的军人站在太阳旗下狞笑,背景赫然是临沂城门。

"樱花特攻队..."李振唐倒吸一口凉气。

于学忠的指节捏得发白。他抽出最下面那张照片——一个佩军刀的日军军官正用脚踩在陈贯群的遗体上,旁边写着汉字"佐藤挺进队斩获"。

"传令各师,"于学忠的声音冷得像冰,"即日起所有团级以上军官不得单独行动,口令每日三换,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扣押。"

五天后,沂水县临时指挥部。

"这是本月第七份战报。"情报参谋赵明将标记着红叉的地图铺在桌上,"他们专挑雨天行动,伪装成难民或国军溃兵,会说流利汉语,甚至熟悉各部队番号。"

于学忠凝视地图上连成弧线的红叉,突然用铅笔圈出中心点:"他们在找这个。"

铅笔尖正指在蒙山深处的黄崖洞——鲁苏战区秘密军火库所在地。

"不可能!"军需官老周惊呼,"除了在座几位,没人知道..."

话未说完,他自己先变了脸色。在座众人面面相觑,指挥部一时静得可怕。

"内鬼不在我们中间。"于学忠打破沉默,"但我们的电台密码可能被破译了。"

窗外雷声轰鸣,暴雨倾盆而下。于学忠走到窗前,望着被雨水冲刷的山峦,突然转身:"李副官,去请张铁山队长。"

两小时后,一个披蓑衣的瘦高个跟着李振唐走进来。游击队长张铁山摘下斗笠,露出被硝烟熏黑的脸:"于司令,您找我?"

"听说你们抓了个日本探子。"

"是个假和尚,"张铁山从怀里掏出本湿漉漉的日记,"在观音庙鬼鬼祟祟画地形图。"

于学忠快速翻阅日记,突然停在其中一页。泛黄的纸上画着简陋的日历,后天——五月十八日被红圈标记,旁边写着"月黑风高"四个汉字。

"他们要动手了。"于学忠合上日记,"张队长,借你几个人用用。"

当夜,一份加密电报从指挥部发出:"黄崖洞军火告急,请求增援。于学忠拟于十八日亲往视察。"

五月十八日,乌云遮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