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第185章 临沂大捷传捷报(2 / 2)

临沂城东的打铁铺里,七十岁的陈铁匠正带徒弟们熔铸最后一口铁锅。墙角堆着近百枚土制炮弹壳——用汽油桶改装的"没良心炮"专用弹药。

"长官,再加点碎铁片?"陈铁匠往模具里撒了把洋钉,"上次这样做的,炸开能掀翻鬼子半个小队。"

于学忠的军需官正往本子上记:"收陈记铁铺炮弹九十八枚,欠银元..."老铁匠突然按住他的手:"记什么账?等打完这仗,老汉我要是还活着..."他指了指屋檐下的棺材,"就用这口棺材本抵了。"

当晚的炮击格外猛烈。日军战俘后来供述,他们最怕这种土炮——正规火炮有规律可循,而这种铁匠造的炮弹落点毫无章法,有发甚至砸穿了联队部的饭锅,正在吃寿司的参谋们被铁钉和碎瓷片打得千疮百孔。

三月十八日破晓,日军开始全线溃退。于学忠在缴获的联队旗上发现首血迹斑斑的和歌:"樱花凋零春将逝,愿化厉鬼守皇疆"。落款是"板垣征四郎书于临沂城下"。

打扫战场时,士兵们在日军指挥部发现个诡异场景:二十多具军官尸体整齐跪坐,额头贴着"武运长久"的符纸,却都少了右手小指——后来审讯翻译官才知,这是板垣师团的"谢罪仪式",断指将由专人送回日本供奉。

捷报传到第五战区那天,李宗仁派专机空投了二十箱"哈德门"香烟。于学忠注意到烟盒上印着"国货自强"字样,里面却夹着半张《中央日报》——头条新闻被红笔圈出:"台儿庄大捷,歼敌万余"。

"看来咱们不是孤军。"张自忠摩挲着腰间"雪耻"短刀,突然笑了。这是临沂战役以来,于学忠第一次见他笑。

庆功宴设在被炸塌半边的县衙。酒过三巡,庞炳勋拖着伤腿站起来,举碗的手抖得洒出小半:"这碗...敬茶叶山的弟兄..."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唢呐声。

三百名五十九军士兵持火把列队,中间抬着具黑漆棺材。赵登禹掀开棺盖——里面整齐码放着七百四十三块木牌,每块都刻着阵亡将士的姓名籍贯。

"按我们西北规矩..."张自忠往棺前倒了三碗酒,"带弟兄们...回家..."

于学忠看见有个小兵偷偷往棺材里放了包临沂土产"八宝豆豉",标签上歪歪扭扭写着:"哥,路上吃"。

后半夜下起小雨。于学忠独自巡视营地时,发现张自忠跪在临时灵堂前,正用那把"雪耻"短刀削自己的指甲——这是古代军队"割爪代首"的葬仪。

喜欢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请大家收藏: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