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990

第352章 带路党真好用(1 / 2)

罗纳德·米尔斯离开林恩的办公室,脸上没有任何新官上任的兴奋,只有一种猎手锁定目标后的冷静和专注。

他没有浪费时间,立刻回到自己那间位于楼下明显是刚腾出来,尚显空旷的新办公室。

他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没有立刻拿起电话,而是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调取着关于威尔逊·菲利普斯三位成员的所有信息——

这些信息,在他还是SBK高管时,就早已烂熟于心,如今更是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更重要的是,他刚刚从盖伊那得知了老板的终极计划——用《My Tears Ricochet》作为诱饵,在格莱美舞台上为这个组合举行一场盛大的“葬礼”。

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他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信息差和SBK内部渠道,精准地、不留痕迹地将这三位成员推向LINK预设的轨道。

首要目标:齐娜·菲利普斯.

核心诉求:渴望被认可为创作型歌手,不满于被定位为“和声甜心”。其父约翰·菲利普斯(飞鸟乐队成员)的传奇光环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弱点:自尊心强,对“花瓶”标签敏感,渴望摆脱组合束缚证明自己。

现状: BMA惨败后信心受挫,负面新闻缠身,SBK内部已将其视为“麻烦制造者”。

关键信息:盖伊·奥斯瑞已经代表LINK与她初步接触,并抛出了《My Tears Ricochet》这首“单飞金曲”和格莱美表演的诱饵。

次要目标:温迪·威尔逊&卡妮·威尔逊

核心诉求:作为海滩男孩成员布莱恩·威尔逊的女儿,渴望获得和齐娜同样的地位,证明自身价值。对SBK过度消费其“星二代”身份感到厌倦。卡妮近期因健康问题(暴食症)和私生活混乱承受巨大压力。

弱点:缺乏安全感,依赖组合带来的安全感,但对未来感到迷茫。卡妮的负面新闻使其成为媒体焦点和组合拖累。

关键信息:盖伊·奥斯瑞同样接触了她们,但林恩的“橄榄枝”明显更倾向于齐娜。她们很可能已经知道齐娜被优先“招揽”的消息,这会加剧她们的不安和被抛弃感。

现状: SBK内部对她们的评价已降至冰点,认为她们缺乏单飞潜力,是组合“崩盘”的导火索之一。

《纽约邮报》的悬赏令和后续爆料风暴(尤其是卡妮的堕胎单据、温迪的药物依赖)已经让她们成为众矢之的,SBK公关可能会完全放弃她们,甚至内部已经在讨论如何切割止损。

米尔斯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

他不需要金钱攻势,那太低级,也违背老板“展示权力”的核心意图。

他要的是精准打击,利用信息差、心理战和SBK内部的混乱,用最小的代价——甚至零代价——瓦解这个早已千疮百孔的联盟,并确保LINK的“葬礼计划”顺利实施。

他首先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加密线路。电话那头是他的老部下,现在仍在SBK行政部门任职,但早已被米尔斯暗中收服。

“是我。帮我查一下,SBK高层现在对齐娜、温迪、卡妮的最新态度是什么?

特别是关于盖伊·奥斯瑞接触她们之后,高层有什么反应?还有,内部是否已经开始讨论‘切割’方案?具体到哪一步了?”

SBK的路数他太熟了!重视效率、无情、短视,毫无下限。

这种情况下必然不会再死保这个组合。

很快,信息反馈回来:SBK高层对齐娜的“背叛”倾向暴怒,但束手无策,LINK唱片他们现在压根不敢再招惹,能让他掏笔违约金还能解燃眉之急;

对温迪和卡妮则视为“负资产”,公关部已建议冷处理,任其自生自灭,甚至暗示可以“鼓励”她们主动解约以节省开支;

高层内部确实在讨论是否提前宣布组合“暂停活动”以止损。

米尔斯心中了然。SBK的混乱和冷漠,正是他最大的助力。

他立刻拨通了齐娜·菲利普斯的私人号码。

电话接通,齐娜的声音带着疲惫和警惕:“谁?”

“齐娜,是我,罗纳德·米尔斯。”

米尔斯的声音平静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仿佛他还是她的上司。

“别紧张,我不是代表SBK。”

“那你找我干什么?”齐娜语气依然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