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第113章 匠心铸新器,贸易通四海(2 / 2)

刘基沉思道:"殿下,陛下此意虽好,但朝中守旧派势力根深蒂固,恐难接受。尤其是以黄子澄为首的一批人,必会竭力反对。"

傅友德点头赞同:"且不说朝臣,单是那些藩王得知此事,怕是也会生出异心。毕竟谁都知道,殿下上位后,必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王势力。"

朱雄英神色平静:"我明白。正因如此,祖父才决定暂不公开立储,而是私下安排。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稳住局势,继续推进改革,积累更多的政治资本。"

"殿下所言极是。"刘基赞同道,"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朱允炆一派的挑战,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如何防范藩王作乱。"

朱雄英起身踱步,思索着对策:"关于朱允炆,我们需采取怀柔政策,表面上与之和解,给他一些无关紧要的权力,安抚其心。同时,密切监视其动向,防止他采取过激行动。"

"至于改革,我们要更加稳步推进。近期的教育医疗改革已见成效,接下来的工匠学堂和农业试验田,也要尽快落实。只有让百姓真正受益,我们的政治基础才能更加稳固。"

"最后,关于藩王,我们需要加强情报工作,密切关注各地藩王的动向。同时,通过军改强化中央军队的控制力,确保一旦有变,能迅速应对。"

众人纷纷点头,认为这些策略切实可行。

朱雄英环顾众人,语气坚定:"诸位,无论将来局势如何变化,我们改革的方向不能变,为民造福的初心不能忘。正如祖父所言,天下易得,守成却难。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守成,更是开创大明的新局面,让这个帝国更加繁荣强盛!"

众人齐声应和:"谨遵殿下教诲!"

春日的阳光洒在南京城外的匠造学堂上,映照出一派繁忙景象。这座朱雄英亲自督建的学堂已经运行半年有余,成为了大明最先进工艺技术的摇篮。

今日,朱雄英特地前来视察。踏入大门,一阵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呼呼的风箱声以及师徒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动人的劳动交响乐。

"太孙驾到!"随着通报声,正在埋头工作的匠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整齐地排列两旁,向朱雄英行礼。

朱雄英微笑着示意大家继续工作:"不必拘礼,各位尽管忙自己的事。孙儿今日前来,就是想看看诸位的新作品。"

学堂总监李孟忠连忙上前引路:"殿下,请随微臣来,先看看造船部的新成果。"

在宽敞的造船车间,一艘船模引起了朱雄英的注意。这船模虽小,但构造精巧,与传统宝船明显不同。

"此乃我们改良后的新型宝船设计。"一位年约四十的匠师上前解释,"我们对船身结构和帆缆系统进行了全面改进。船底采用新型龙骨设计,增强了船体强度;船舷加装了防水隔舱,即使破损也不会迅速进水;桅杆和帆缆也全面革新,既能承受更大风力,又便于水手操控。"

喜欢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请大家收藏: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