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二百四十八章 荣归(1 / 2)

二十日后。

安南陈朝皇帝陈日?,率文武百官,出了京都。

于占城,亲迎上国来使。

说起安南的历史,在五代十国前,与种花家完全的一致。

秦朝开始,安南还是中原领土,至五代十国时吴权割据安南,安南趁势独立成国。

后因为大夏朝闭关自治,竟然本属于中原帝国的藩属国,断了朝贡数百年。

大夏朝既要忙于北境鞑靼和其他部落的战争,内部之前也是混战连连。

安南近百年来,得以迅速往南部扩张,占婆国于七十年前被其彻底覆灭。

安南改占婆之名为占城。

其实大海上的消息,传递得一点都不慢。

大夏朝使臣还未从室利佛逝王国动身,人家陈日?就得了确切的消息。

屠了一万多祸害南洋数百年的海盗,还让一千多俘虏殉葬了的大夏朝水军。

不但把室利佛逝国王给吓傻了,陈日?也不遑多让。

安南除了迅速俯首,做回藩属国,别无他选。

“交趾王,可有表文奏请皇帝陛下?”

黄尚书比起任何时候,都要有大国尚书的派头。

在陈日?刚表达完称臣的意愿后,毫不客气的称呼其为“交趾王”。

“有的,有的,小王之嫡子愿随使者们前往京城,拜见皇帝陛下。”陈日?汉语也讲得相当流利,一上来就给了大伙儿一个诚意满满。

安南,自秦汉以来受汉文化影响甚深。

汉字,一直作为安南国的官方文字而存在。

陈朝如今的“儒家经典”更是大行其道。

果然有做藩属国的自觉,让自家的嫡子进京为质,黄尚书都不忍再为难他。

除了表文,陈日?还奉上了厚厚的一叠贡单。

上面有:

代身金人一座(用金子做的人像)。

象牙十对。

犀角十座。

土绸、土纨、土绢、土布各五百匹。

沉香二百斤,速香二百斤,砂仁二百斤。

占城稻米三千斤。

大象两头、象奴五十人......

其他贡品黑娃不置可否,只对礼单上的占城稻,提出了新要求。

他要求交趾王,再送几个擅长种占城稻的农人和三千石稻种,给他们带回大夏朝去。

陈日?无不应允。

天顺八年,上冬,初六,天微亮。

“哈哈哈,兄弟们,你们快来看啊,快来看!”

有那早起的水兵小将,洪亮的大嗓门惊醒了不少人。

“啊,看见了,看见了,那就是淡水湾,淡水湾,咱们大夏的国土啦!”

“大夏朝万岁,吾皇万岁,万万岁!”

“呜呜,五弟六弟,咱们真的回来了!”

秦柯激动得手足无措,快三年了,他想死大夏皇宫了。

里面有皇帝伯伯,还有太子殿下,还有他们其他伴读兄弟呢。

几个少年抱在一起,又笑有哭。

这样的情形让大伙看得,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黑娃笑得格外的惨烈:“小兔崽子们,你们得好好想想,等见着你们娘了,这顿打看来是难免咯!”

袁文武此时只有回家的欣喜,满不在乎回他爹:“我和大哥都商量好了,我们就老老实实趴在床上,让咱们娘好好打一顿吧!只要她能消气,怎么着都行啊!”

“哈哈哈,我们回来啦!”

“吾皇万岁,万万岁!”

天大亮之际,三万多人皆开始欢呼。

万岁声,震耳欲聋。

安州知府,在他们还未抵达时,就得到了消息。

在听下面的人说看见了龙旗后,已经激动得亲自跑到了海边迎接。

而朝廷的探子们,比他们更快,早已经八百里加急,狂奔入了京城。

“报,报,八百里加急,大夏水军回朝啦!”

六天五夜,跑死了五匹快马后,第一手消息终于抵达了皇宫。

金銮殿上,正在早朝的夏洪棣得了消息,先是不可思议,发懵了一会。

然后就是开怀大笑:“哈哈哈,好!好!好!回来赶上过年了!回来得好啊!”

他赶紧把这天大的喜讯,给满朝文武宣告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恭喜陛下,我大夏水军平安归来,吾皇万岁,万万岁!”

“同喜,同喜,朕要同太子与众卿,在城门口迎接这些勇士们!”

“应该的,应该的,三年未见,黄尚书等人劳苦功高啊!”

大臣们很能体会到皇帝的心情,个个好话说个不停。

后宫得了消息的高皇后,捂着嘴,笑得流出了眼泪来。

贴身嬷嬷一个劲儿的给她贺喜:“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咱们国舅爷平安回来了!”

高皇后擦了擦眼角:“赏,赏,重重有赏,坤宁宫上下皆赏!”

“谢主子大恩!”

翠花可比朝廷得的信息更快。

已经按下心中的窃喜好些天了,终于等到朝廷来报。

忠勤伯府所有奴仆得了三个月的赏银,下人们都激动得提前过年了一般。

“娘,娘,我们想去迎迎爹和哥哥们,我们不在要家里傻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袁文滔(六头)急得跳脚,小脸涨得通红。

袁文远(五头)也拼命点头,渴望的眼神看着他娘:“娘,我们一起去,一起去!”

翠花也想老公了呀,家里不但孩子坐不住,连老袁头也坐不住。

他表示,自己可以带着孙子和护卫们去迎接他大儿子。

京城离最近的沽港,坐马车也要走上五天。

翠花怎会放心让老袁头带着几个孩子去呢?

被闹得实在没有办法了。

翠花咬牙,算着日子,自己带着儿子们接老公去了。

同伯府一样,得了消息的京城勋贵们,纷纷行动了起来。

通往南城城外的马车,一辆接一辆,有那相熟的还要打上一番招呼。

忠勤镇热闹非常。

廉租房的百姓们纷纷相告:

“咱们伯爷回来了,咱们伯爷平安回来啦!”

“哈哈哈,咱们可要和那些瘪三好好说说,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哎哟哟,我家老婆子,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拜佛,求的就是让咱们大夏水军和忠勤伯能早日平安归来呀!”

这是一群虽然生活在底层,但是有了希望后都努力在生活,且有感恩之心的普通人。

天顺八年,腊月初十,下着大雪,不出门都冻手冻脚。

午时,沽港,人山人海。

这些都是听到消息后,冒着大雪赶来看热闹的百姓们。

朝廷的官员和京郊大营的士兵们,也早已经等候多时了,天冷心热啊。

“来了,来了,真是我们的水军回来了,我看到龙旗了!”

“哇,好多船啊!”

“快三年了呀,太不容易了,咱们都以为他们回不来了呢!”

“你瞎说个啥?这可是由高总兵带队的,咱们的水军可是把东瀛人杀个片甲不留的,海外那些蛮夷更不在话下!”

“是极,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