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食良驹(1 / 2)

赵雷霆带着十几个水军兄弟。

手把手教着大食帝国的农官们,把马铃薯还能切成块状,裹上一层草木灰后,埋入地里。

而甘薯,除了催芽,还教他们将长出的藤蔓切割下来,扦插种植。

玉米的种植,简单粗暴。

只强调最关键的两个:底肥足够,且植株间离要有一尺二。

大夏朝如此慷慨,所有种植的流程不但亲自做了示范,还赠送了图文并茂的种植图册。

大食帝国,当然要礼尚往来了。

学习玻璃术,可以从水军的里挑选人才。

这回国就能去京城工作了,报名的水军士兵,可不要太积极了哟。

欧洲现在的玻璃技术已经日趋稳定,从有色的琉璃变成透明的玻璃。

而搬运工大食人,也很快就学到了这门技术。

透明的玻璃制品,在大夏将会有怎样庞大的市场?

黄尚书已经为此失眠了两夜,顶着乌鸡眼,笑得那一个猥琐。

“爹,这些大食人用来做算筹的符号也很有意思,爹,你看,这就是一,这是二....”

袁文杰兴冲冲的找他爹。

他们八人的大食语,口语上已经学了一个囫囵个儿。

现在正在接触到大食文字。

黑娃:劳资用阿拉伯数字学数学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呢,论阿拉伯数字,你爹我,只能比你学得更溜!

当然,眼下还是要鼓励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

当亲眼看着痘痂从黑牛身上揭下来,御医谢里夫和其麾下,一百多个大食帝国医生们,热泪盈眶。

他们看着上官太医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东方大夏朝,医术,确实不可小觑!

想去大夏朝探究医术的医生队伍,又增加了不少人。

“这些痘苗已经被大夏朝使用了多年,毒性很弱。3岁-14岁的小儿接种,效果最佳。”

普拖咽了咽口水,如此重要的时刻,不能翻错半分。

“不不不,孩童感染天花后的死亡率是最高的,我们不能用孩童做实验。”

御医谢里夫,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

痘苗虽然顺利的制作出来了,可没亲眼见证种植成功,他们如何能相信呢?

医学必须用事实说话,力求严谨。

“只有接种者才能更清楚,痘苗在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索人体结构的人,怎能放过自己?

医生们这会上头得很!

谁也不甘示弱,最后经过商议,一致要求所有医生都接种。

死囚或者平民都没用上。

医者们身先士卒的风格,也让上官太医他们心服口服。

所幸,痘苗一如既往的稳定。

大部分医生只发了一日的低热,年轻力壮的,甚至一点反应都无。

顺利得不像话!

上官太医给他们检查后,宣布了种痘成功。

“这就成功了?我们都没出痘啊!”

“感谢真主,我就胳膊上接种的地方,红肿了几日,发热、头痛的症状全无!”

“不可思议,不是亲眼见证,谁敢相信?”

真金不怕火炼,验证种痘后是否真的免疫,还需要要经历最后一关。

御医谢里夫直接带着接种后的医生们,去了大食帝国一个正着爆发天花的村庄。

他们要在疫区,为天花患者治病。

七日后!

御医谢里夫他们,无一人被感染天花。

“感谢真主,我们真的成功了!天花真的能预防!”

一百多名医生见证了这一神奇药方的诞生,心情如何激荡可想而知。

消息一刻不停的传递回了皇宫。

哈里发阿合马和他的群臣欢呼雀跃,为这个伟大的药方发明者致敬。

“哈里发,傲慢的欧洲人,以后也要求着我们赠与他们痘苗了!”

“不急,不急,等帝国所有适龄接种的人都种上痘苗再说。”

“远征军应该被最先安排!”

“......”

不提哈里发阿合马如何兴奋,大夏朝的使者被再次宴请了。

此等宴会的规格,比他们刚来那场宴会好高。

参会的皇室成员,大臣和勋贵们热情洋溢。

即使语言不通,也能判断出他们的溢美之词。

宴会的另一个主题,还有给大夏朝皇帝陛下的回礼。

卧驼雕金大盘一对;

纯金手工打造的《古兰经》一部;

青金石玉雕壶一对;

珍珠、蓝宝石、红宝石、祖母绿石、光玉髓和玛瑙等宝石两箱。

答应过要给大夏朝的医典,也没有半点为难。

上官太医兴致勃勃的带着,大食文字学得最好的袁文武和秦柯,开始往驿站搬大食帝国的各类医典。

在教那些医生们制痘苗的期间,他也没闲着,逮着一根筋的谢里夫问到了不少信息。

帝国本国出名的医学着作很多。

医圣拉齐的24卷《医学集成》。

伊本·西纳的5卷《医典》。

宰赫拉维的《医学宝鉴》。

伊本·贝塔尔的《药物学集成》与《医方汇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而以上这些,都是上官太医的主要目标。

除此以外,历代帝国优秀的翻译家们。

还译出了关于:营养学、脉搏、药物、发热、结石病、胃病、癫痫、眼科、外科等医学着作三百余卷。

上官太医他真的奉行了,有多少,搬多少的准则。

“嘿嘿,上官太医,咱们都快搬得那个,皇家图书馆的馆长吐血了!”袁文武这小子坏得很,眼睛又好使。

不管人家是绝版还是啥版,带医和药的书,都逃不脱他的魔爪。

“真主啊,这是帝国图书馆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啊,浩劫!”秦柯在一旁学着馆长痛心疾首的样子,做怪状。

“这个时候还讲什么客套?天花痘苗能救他们多少人的性命!搬少了咱们就吃大亏了!”

上官太医:得亏是他这个外伤大夫跟着来了这一趟,大方脉(内科)大夫,他们来了能有这么好使?

“我就是觉得吧,这些大食文字忒不好学了,您老人家得啥时候才能找人,把这些医书都翻译完呐?”

袁文武内心还有最后的一丝侥幸,预感不算太好。

上官太医张嘴就来:“以后我就指望你们几个小子了,理藩院的官员们,不及你们年轻人有用啊!”

小兔崽子们想得美,他能放过这些免费的劳动力?

秦柯哀嚎:“啊!您可饶了我们吧,不是有几十个医生要跟去咱们大夏朝嘛。您老的绝活儿但凡能拿出一星半点来,就能把他们全都留在大夏朝。长此以往,他们学会汉字后,翻译出来的医典不是更精准嘛!”

“自己人都想偷懒,还能全指望人家大食人?万一给翻译得稀里糊涂的,祸害的不是咱们大夏的百姓?”

也不全是信不过的问题,等大食人学会汉字得多少年去了?

能比得上小子们学大食文字快?!

袁文武和秦柯耷拉着脑袋。

人命关天,他们真不敢耍混,可他们也没想以后干翻译的活儿啊!

好心帮忙,咋还给自己惹出一堆破事来了呢?

难兄难弟四眼对望,哭唧唧。

他们好像似乎上了一条,没有尽头的贼船。

贪心的上官太医,不但稀罕大食人的医典。

但凡外科手术中能所用到的:解剖刀、骨锯、手术钳、精密剪刀、手术缝合线(羊肠线)等都买了数千套。

大食人的金属冶炼技术高超啊,这些器械,大夏如今的冶炼水平难以达到。

有了羊肠线这样的缝合线,伤口面积过大的时候,缝合起来能使局部缺血和组织损伤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