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离京城有点远,每日里来城里扫大街有点麻烦。
可家里还有那么多口人呢,这点困难,她们完全可以想办法克服呐。
感谢皇帝陛下,感谢忠勤伯,感谢贺青天!
感谢咱自个儿活得够久,活久见!
抓阄开始了。
早就被编好号的百姓,只需要根据编号顺序,五十户一组,一家派一人抓一个房号就完了。
户型也就那么两种,十二人口人以上的抓大户型,十二口以下的抓小户型。
不外乎就是位置不同而已,房屋结构全都修得一个样。
抓阄后,他们还要在京兆府签一份廉租协议,承诺贺青天刚才讲的那些条件。
并签字画押,不识字的,全家都来按手印。
只要完成这道手续,就能去领到新房的钥匙了,然后就可自行择日搬家啦。
这夜,领到新房钥匙的百姓们,没有几人能睡得着觉的。
收拾家当的有之,全家开会的也不少。
“劳资不管你以前怎么混账,眼下,咱家可得了三间青砖大瓦房!这是咱家几代人都没能置下的产业,如果因为你这混账而被取消了资格,那就别怪劳资不认你这儿子了!”
四十出头的汉子,以往最惯大儿子的可不就是他这老子么?
出了名的蛮横不讲理,儿子也是有样学样,都成了这片街的街霸了。
“大孙啊,不是奶敲打你,奶这辈子也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啊!咱家八口人,你这二十一岁了,都没说上亲,不就因为咱家没房嘛,眼下,可能给你隔出一间出来做新房了,咱们可不能再糊里糊涂的过了啊!”
岂止是没房子,这家的脾气秉性都臭大街了,说不到媳妇才是正常滴。
“大哥,咱家这新屋,一年租金还不到二两银,这可是占了大便宜的,这好事可千万不能搞砸了!”
看着家里人各种不信任的眼神,小混混都自闭了。
这以往,家里谁不以他为荣啊,他坑蒙拐骗回来的那些吃食,他们可一个比一个吃得都多。
可眼下,全家都要求他做良民了,真的是,除了忍,没奈何啊!
这样的对话和叮嘱,从这夜开始。
许多人家都恨不得,日日给不孝子孙们念上几遍紧箍咒。
有那些胆小的,还让识字的把大夏律法给大伙儿念了又念,他们可不想因为不懂法不小心就犯事了。
本来只是一群生活在最底层,最没道德底线的人,可生生被眼前这廉租房的好处给约束到了。
从第二日开始,大多数百姓开始往城外搬家,还带上了自己三代人都舍不得丢的破家当。
大伙的心思就是:早搬家,早安心!
“哇喔!这是就是咱们以后的新家了吗?爹,快看!每间房里居然都有炕呢!听说这个冬日可暖和了,再也不怕挨冻了!”
“嗯嗯,咱明儿就去山上砍柴火,把这灶房堆得满满的,冬日我儿就能在炕上玩耍了,儿啊,你们真是赶上好日子了!”
“爹,我和大姐开春就去摘野菜,找几个大瓮养地龙吧,咱家的人口还能领八只鸡回来养呢,猪圈可不能闲着。”
“对对对,二丫,以后咱家就在猪圈里们养鸡仔,这活就交给你们姐妹了!爹这就去买大瓮,地龙你们等我回来再去挖。”
“嘿嘿,好哒。爹,我们好好养鸡,鸡长大了就能下蛋了,鸡蛋好好次啊。”
这是对热炕和猪圈茅房欢喜的。
大多做饭的媳妇子,看着宽敞明亮的灶房高兴:“灶房这般大!摆上一张桌,做了饭咱家还能就在灶房里吃哩!”
灶房、饭厅、茅房都解决了。
剩下的三间或四间房,全都能做卧室用。
还能把一间屋隔成几间小房来,说实话,还真是住得比以前宽敞多了。
一口气搬走了五千户人,京城里的百姓们,感觉城里头都安静了许多。
以往经常出来混吃混喝的那些泼皮无赖,也消失了不少。
大伙忍不住夸赞,陛下这廉租房建的可真好。
上冬月底,廉租房全部满员。